一隻在2月因為中毒被屏科大團體救治的黑鳶,在4月野放,結果透過衛星追縱器被發現到,牠從屏東一路向北,一天就飛了將近300公里,打破「南北黑鳶不往來」的隔閡,也寫下了台灣對於黑鳶觀測的新紀錄。 因為中毒摔落在某茄子園的黑鳶,讓國內對黑鳶研究有了歷史性發現。被取名叫小茄子的黑鳶,今年二月被發現在屏東農田裡奄奄一息,被送至屏科大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治療後研判是老鼠藥中毒。獸醫師尹嬿菱說明,「牠剛來的時候呈現虛弱的狀態,我們給牠止血藥物以及老鼠藥的解劑等等的,在治療過程中,牠慢慢的康復了。那也把牠換到比較大型的農舍,來去觀察牠的飛行跟食慾,大約兩個月多之後就順利進行野放了。」 屏科大團隊從牠身上的衛星追蹤器發現,重獲新生的小茄子在5月5日展開罕見的長途之旅,創下3項紀錄。一天之內,一路往北狂飛近300公里,沿著中央山脈,從屏東飛到宜蘭,時速高達60公里,打破南北黑鳶不往來的隔閡。隔天又飛到基隆港,和當地黑鳶群會合;5月8日早上,小茄子再從富貴角跨海飛行200多公里返家,抵達中國外海,至今已在中國多個城市停留飛行。屏科大研究員林惠珊說:「牠從台灣的南部走到台灣的北部,創下第一個紀錄。再來就是牠海拔,跑到海拔2500,這是牠第二個紀錄。第三個紀錄就是,牠是我們首次記錄到黑鳶原來出海了,台灣也有候鳥的黑鳶存在。」 研究團隊大為驚喜,因為屏科大自2010年,累計已有30起黑鳶救傷或死亡案例,其中中毒就佔8成,且只有7隻幸運被救回。而小茄子一度瀕死,竟在大病初癒後完成長途飛行,更創下台灣研究黑鳶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