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持續,《華爾街日報》指出由於美國大量軍援烏克蘭,導致對台軍售延宕,耽擱武裝台灣進度,白宮國安會發言人柯比回應美方十分認真看待責任,國防部則表示軍售一切按照程序進行,不過執行進度則是機密,不會對外說明。
俄烏戰爭從2月開始以來,美國持續向烏克蘭提供武器,《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由於美國大量軍援烏克蘭,已經導致武器供應出現缺口,對台軍售因此延宕交貨,累計已達近190億美元。
美國白宮國安會發言人柯比表示,「當然我們會評估下一次,更迭需求為何以及何時提供,我們十分認真看待責任,並協助提供台灣所需自我防衛能力,這符合法律與政策並不會改變。」
白宮國安會發言人柯比在記者會表示,美方不斷平衡自身、盟友、合作夥伴和銷售武器方及烏軍庫存,這是平衡行為,也重申拜登政府日前才簽署10億美元的對台軍售協議,美方會評估下次更迭的需求和何時提供,但對台交付軍售設備是否有積壓的情況,柯比則不願意正面回應。
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表示,「整體來說,目前所有美方對我們的軍售都按照程序進行,至於這些執行當中的案子,它的細節進度都屬於雙方機密,我們不會對外做一個明確的說明。」
國防部強調美方軍售一切按照程序進行,與各個部會共同努力,希望如期如質完成,不過目前包含2015年12月台灣訂購的208組標槍反戰車武器、215枚刺針防空飛彈,2筆訂單至今仍未交付運抵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