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總統大選10日首輪投票 馬克宏領先優勢縮小
法國極右派總統候選人馬琳勒朋,7日在投票前最後一場大型演說積極催票,現場4000多人旗海翻騰,士氣高昂。
法國極右派總統候選人馬琳勒朋表示,「我求你們去投票,除非你去投票,否則不會勝利。」
年前的總統大選,馬克宏以3分之2選票大勝馬琳勒朋,成為法國史上最年輕的總統。5年後他雖然有烏克蘭戰爭效應加持,幾乎不辦造勢活動,民調也一度穩居領先,但最近光環消退,排名第二的馬琳勒朋支持率竄起。
IFOP民調顯示,兩人支持率已經縮小到27%對23.5%,難以斷言誰在第一輪能取得領先,第二輪兩人對決也將是非常緊繃的態勢。
本屆尚未決定、或不打算投票的選民比例空前多,可能造成意外結果,選民第二輪也未必會再次因為防堵極右派而投給馬克宏,因為馬琳勒朋軟化修正路線,成功擺脫過於激進、反體制的舊形象,也積極對社會問題提出解方。
馬克宏任內經濟不振,強硬的防疫政策惹怒左派,年輕人對氣候等議題失望,都加大了負面效應。
26歲學生穆根表示,「我不想責怪投給馬琳勒朋的人,因為他們很憤怒,他們生活困苦,我理解馬琳勒朋如何說服他們,她是唯一一個跟他們對話的人,我不認為這是好的解決方案,但它肯定揭示了社會上的一些問題。」
26歲學生查薩爾指出,「今天因為厭倦與幻滅,我從人們口中聽到的是,越來越少人願意投給馬克宏以阻止極右派,他們受夠了。」
28歲政治研究者梅里斯則表示,「我寧願不去投票,表達我對兩人都不滿意,對整個投票系統也不滿意。」
購買力、退休制度及女權等,仍是本屆選民最關注的議題;而烏克蘭戰爭凸顯了俄羅斯的威脅,牽動能源與民生物價,也成為焦點。選舉結果攸關法國乃至歐洲未來走向,哈里斯互動公司4日公布的民調顯示,馬克宏第二輪支持率51.5%,馬琳勒朋則為48.5%,是領先幅度最小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