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血清社區監測陽性率低 洪子仁指如今盛行的變異株已不同
朱鳳治 吳其昌/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去年8月底展開的血清社區監測結果出爐,指揮中心指出這顯示社區隱藏個案少,不過有醫師認為,這只能反映出當時社區的情境,如今盛行的是Omicron,傳播力更強,傳播速度也更快,因此包括加強社區篩檢的強度和力度,以及打第三劑加強劑都是有必要的。
指揮中心29日公布血清社區監測調查結果,抽樣的五千支檢體,只有一支為陽性,陽性率0.02%,顯示社區沒有大量潛在病例,整體還算安全。不過有醫師認為,調查抽樣的檢體為去年4月到7月,當時主要盛行的是Alpha變異株,如今情境已經不同,並不能推斷到現在。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可是現在的情境是,因為病毒的變異株不一樣了,那它的傳播的路徑,以及這個所謂它的潛伏期,那以及目前我們台灣的民眾的疫苗覆蓋率,都跟去年4到7月的狀況已經有一些不同。」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認為,最重要的是要怎麼盡量減少隱形傳播鏈,除了血清社區監測,從基層診所或醫院、以及重點熱區加強篩檢力度也同樣重要,因為國內大多數民眾已經打完兩劑疫苗,所以輕症跟無症狀比例相對高一點,但仍具有一定傳染能力,另外也有醫師認為,現在要打到第三劑才有基本防護力。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醫師姜冠宇指出,「無論說之前的,去年社區認為說,免疫力有建立得多好,或者是說監測有多安全,事實上在今年Omicron的概念之下,它是完全不適用的,我們要把它當成一個全新的敵人,那是打三劑才合格,打三劑你才有個基本的防護力。」
在變異株不斷地變異之下,傳染力越來越快速,除了接種第三劑,洪子仁認為像是現在桃園及高雄所衍伸的群聚事件,如果發現不明感染源,社區周遭篩檢強度也要提升,因為篩得越多,才能有助於找出確診者、阻斷傳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