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雲林外傘頂洲南移與消失 水利署將抽沙養灘

為了搶救外傘頂洲持續南移與漸漸消失,水利署將規畫北港溪河口抽沙養灘,來減緩北港溪河口淤塞,也可補充外傘頂洲的沙源,而在地漁業發展協會則表示,有效的定沙工作更重要。

多年來受到東北季風、波浪與沿岸流等因素,讓原本位在雲林口湖鄉外海的外傘頂洲,逐年往西南方漂移,而且面積縮小剩100公頃,為搶救這片漸漸消失的國土,水利署將規劃抽北港溪河口積沙,來填補做為外傘頂洲沙源。

第五河川局副局長吳明華表示,「取用北港溪河口淤積土沙,拋放到外海供外傘頂洲進行養灘,以解決漁業、養蚵環境改變,及航道淤塞等相關問題,進而維護漁民生計。」

水利署第五河川局表示,去年中央已邀集相關單位研討,若經過評估可行,會先舉辦地方說明會,經在地漁民同意再來執行,而當地養殖漁業發展協會則表示,希望政府部門也能想出更有效的固沙措施。

雲林縣養殖漁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曾鴻胤說,「如果再用以前方式,用竹編久了就無法支撐,風一大就會折斷,這樣沙就會再南移。最好是政府再花點心思,做些消波塊去擋沙,這樣將風頭擋住,這樣沙流失機會就小。」

當地漁業發展協會表示,目前外傘頂洲還有大量野生文蛤,加上周邊有吊蚵與漁場,若能配合定沙工程與復育各種沙洲植物,規劃成環境生態保育與觀光景點,將會非常具有開發潛力。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