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巨資發展汙水處理 全國用水有四成是回收新生水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欠缺天然資源的新加坡,為了確保用水無虞,早在上個世紀九零年代就投注巨資,興建汙水處理廠。如今回收新生水占了全國用水的40%,2060年還將提升到55%。
畫面上看到的是新加坡的勿洛新生水廠,除了地面這些大型儲水槽之外,部分設施都藏在地底下,有些足足有25層樓深。汙水下水道處理管線有48公里長,裡頭安置了像迷宮一樣的鋼管、水管、水槽、過濾系統與各種機械,一天可以處理九億公升的廢水,足夠滿足一座奧運專用游泳池一年365天的用水。
土地稀少、天然資源貧乏的新加坡,耗費巨資發展的汙水處理技術,經常是世界其他國家取經的對象。目前回收的新生水占了全國用水的40%,2060年還將提升到55%。雖然大部分都用在工業用途,其中有些也被加入全國570萬人的日常飲用水。
新加坡水再生利用署首席工程師Low Pei Chin說明,「新生水工廠它有三個主要處理程序,一個是微濾與奈米過濾,水通過膜過濾去除掉基本的微粒與細菌,然後是逆滲透處理過程,我們用半透膜去除像是病毒的汙染物,第三個步驟是紫外線消毒系統,增加安全屏障確保新生水的水質。」
新加坡還正在擴大它的回收系統,預計2025年將完成的一條地底隧道與大型再生水廠,將專供島上西半部地區使用,總花費金額達74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