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兵器史蹟館 見證百年軍事發展史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十九世紀的時候,外國人的船堅砲利不但打敗了大清帝國,更讓國人見識到現代化兵器的重要性,而從清末李鴻章開辦的江南製造局一直到現在最新進的國造槍枝彈砲,通通收藏在位於南港營區的兵器史蹟館,國防部今天開放這個見證過中華民國發展史的兵器館,其中包括具有極大意義的中正步槍,第一支專供特種部隊使用的機槍,甚至還有子彈會轉彎的衝鋒槍,對軍事迷而言,這個兵器館可說是非常珍貴的寶庫。 位於台北南港光華營區的兵器史蹟館,對一般民眾而言只是一個神秘的軍事單位,但是對軍事迷來說,卻是相當珍貴的寶庫,從清末李鴻章曾國藩所開辦的江南製造局,一直到六零年代,火力強大的重機槍機砲,從民初軍閥使用的短槍,到每分鐘一千五百發,可以輕易擊落戰鬥機的T7520機砲,八百多把所有國軍所使用過的各式槍砲,統統收藏在這裡,而其中這把不太起眼的中正步槍,可說是所有兵器中最具代表意義。 中華民國第一位文人國防部長俞大維因為極力推動兵器規格化製造,因此有兵工之父的美稱,也因此國軍才能以這把中正步槍打贏八年抗戰,另外還有像是這把可說是國軍創意典範的曲管衝鋒槍,當時天真以為子彈如果可以轉彎就可以輕易的進行街頭巷戰,沒料到竟然無法瞄準,於是在生產兩把後,就正式宣布計畫失敗,特別的是還有像前參謀總長彭孟緝以及前裝甲兵司令蔣緯國的贈槍,也間接証明當年的軍購是如何進行。 無論是擔任過許多暗殺任務的鋼筆手槍跟手套手槍,還是全世界第一把為特種部隊設計的M63史東納機槍,或者是從年齡足足有一百歲的盒子砲,對威力強大的重機槍機砲,國防部軍備局的兵史館,不但是軍事迷的寶庫,也為這一百年來,整個中華民國發展史,留下了完整的紀錄。陳信聰郭俊麟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