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人數超過出生人數 我人口首負成長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內政部今天公布109年人口統計,死亡人數超過出生人數,台灣人口首度負成長,學者就擔憂,新冠疫情延續將連帶影響2021年的生育,2022年又逢虎年,出生人數可能從17萬保衛戰、直接跌破16萬。
小寶寶躺在媽媽的懷裡睡得十分香甜,只是有越來越多的家庭只願意生一胎,儘管政府推出各類托育補助政策,更多的家庭還是不想生,根據內政部統計,去年1至12月出生人數為16萬5249人,創歷年新低,死亡人數為17萬3156人,國內人口首度負成長。六都中又以台南市與高雄市負成長最為嚴重。
民眾認為:「現在物價跟房價都一直升高,可是我們的薪水也沒有跟著調整,所以如果對上班族來講,生小孩應該反而是一個負擔吧。」、「它的補助也畢竟只是短暫的,也不是長期的,小孩幾十年的養育,其實費用也不是只有這麼一些些。」
去年國內雖未受疫情嚴重影響,但人口還是自然消減,扣除遷入遷出等因素,去年人口總數為2356萬1236人,比2019年減少4萬1885人,接近2017年水準,等於人口總數倒退了3年。事實上國發會早在去年中,就已發布人口推估,顯示我國今年將首度死亡人數大於出生人數,並推估台灣將提早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學者就擔憂新冠疫情延續,將連帶影響2021年的生育,2022年又逢虎年,出生人數可能從17萬保衛戰直接跌破16萬。
台大社會系教授薛承泰指出:「經濟的誘因,它只是個必要條件,並不是充分條件,現在年輕人的消費主義很難存錢,房價房租給這些新婚的夫婦會有比較大的經濟壓力,這些都是比政府的加碼更重要。」
全國去年出生數以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分列前三名,但整體來看,學者認為,人口一旦進入負成長,就算政府再怎麼鼓勵生育也很難逆轉,當銀髮族成為人口結構主流,未來台灣恐面臨工作人口逐年減少、也意味著將同時失去生產力、消費力屆時,經濟成長只會更加艱辛。
小寶寶躺在媽媽的懷裡睡得十分香甜,只是有越來越多的家庭只願意生一胎,儘管政府推出各類托育補助政策,更多的家庭還是不想生,根據內政部統計,去年1至12月出生人數為16萬5249人,創歷年新低,死亡人數為17萬3156人,國內人口首度負成長。六都中又以台南市與高雄市負成長最為嚴重。
民眾認為:「現在物價跟房價都一直升高,可是我們的薪水也沒有跟著調整,所以如果對上班族來講,生小孩應該反而是一個負擔吧。」、「它的補助也畢竟只是短暫的,也不是長期的,小孩幾十年的養育,其實費用也不是只有這麼一些些。」
去年國內雖未受疫情嚴重影響,但人口還是自然消減,扣除遷入遷出等因素,去年人口總數為2356萬1236人,比2019年減少4萬1885人,接近2017年水準,等於人口總數倒退了3年。事實上國發會早在去年中,就已發布人口推估,顯示我國今年將首度死亡人數大於出生人數,並推估台灣將提早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學者就擔憂新冠疫情延續,將連帶影響2021年的生育,2022年又逢虎年,出生人數可能從17萬保衛戰直接跌破16萬。
台大社會系教授薛承泰指出:「經濟的誘因,它只是個必要條件,並不是充分條件,現在年輕人的消費主義很難存錢,房價房租給這些新婚的夫婦會有比較大的經濟壓力,這些都是比政府的加碼更重要。」
全國去年出生數以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分列前三名,但整體來看,學者認為,人口一旦進入負成長,就算政府再怎麼鼓勵生育也很難逆轉,當銀髮族成為人口結構主流,未來台灣恐面臨工作人口逐年減少、也意味著將同時失去生產力、消費力屆時,經濟成長只會更加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