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3線卓蘭大湖交界處 再傳幼石虎遭路殺

黃千容 彭煥群 王龍韜 / 苗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苗栗再傳石虎被路殺,8日晚間,苗栗卓蘭大湖交界的台3線,一隻五、六個月大的小公石虎遭到路殺。近來的路殺案例大多為年幼的個體,苗栗縣農業處指出,應該是與獵捕技巧有關。

被路人移置到路邊的小公石虎,只有五、六個月大,頭骨破裂,也沒發現石虎媽媽的蹤跡。苗栗縣農業處在8日晚間9點40分左右,接獲民眾報案,有疑似石虎的動物倒臥在苗栗台3線139.5公里南向內側車道上,馬上派員到現場。

苗栗縣農業處自然生態保育科科長張葦表示:「在路殺的位置是在快車道接近中線的地方,那現場的話應該可能是連續的彎道,那車速也過快,以致於這隻石虎遭受路殺,可能就是年輕個體牠的捕食利用,或是牠的經驗比較不足。」

今年八月,在苗栗卓蘭鎮苗140縣道28.2公里附近的路殺,與這次在台3線遭路殺的石虎,都是未成年的幼小個體,苗栗縣農業處研判,與小公石虎獵捕技術尚未成熟有關。
 
而在今年一月到九月,苗栗縣石虎路殺地點,有苑裡的苗121縣道、苗栗市的台6線、大湖60-1鄉道、西湖台1線、卓蘭的苗140縣道,及大湖卓蘭交界的台3線共六起。相較去年一整年24起路殺,有減少的情形,長年觀察苗栗石虎的研究團隊指出,六處石虎熱點設置廊道、圍網的措施有發揮部份效果。

石虎研究學者姜博仁指出:「在作為這些廊道跟通道的改善跟圍網,的確是有觀察一些,似乎因為圍網阻隔,牠會去使用附近的通道,(今年石虎路殺)這幾筆案例上,是我覺得,或是變化數上我覺得比較難去關聯到,族群的分布跟數量的變化。」

苗栗縣農業處表示,目前相關的路殺資訊,能否作為石虎族群變化及活動範圍改變的推論,數據還不足以作科學的推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