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無廁」問題嚴重 3億人無廁所可用

印度的公共衛生問題經常登上國際媒體版面。現任總理「莫迪」在2014年上台時,曾經矢言推動「潔淨印度」的計畫。不久前他宣稱五年來已經在鄉村地區蓋了一億間廁所,大幅改善民眾「就地如廁」的習慣。但是有環保團體對「莫迪」的說法存疑,表示目前仍然有將近3億人沒有廁所可用。

現代人很難想像家中沒有廁所,但在印度,沒有廁所的住家可不少見。去年底上映的寶萊塢電影—廁所愛情故事,就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描寫一位印度女教師嫁到鄉下,發現夫家沒廁所,以離婚相逼,發起抗爭的故事。根據2016年的一項調查,印度全國有超過半數家庭沒有廁所,約6億人口要到戶外「解放」。發起廁所革命的總理莫迪上週宣稱,五年來在全國蓋了1.1億個廁所,印度已經沒有露天如廁的問題,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就在首都新德里郊區,還是可以看到人們就在河邊、鐵道旁就地便溺的情形。住在貧民窟的瑞卡,因為家中沒廁所,得走十分鐘的路程去上付費公廁,有時沒錢還是得到野外解決。

新德里居民瑞卡表示,「我們家裡沒有廁所,有錢的話就去公廁,不然就去叢林,而叢林也不近,有點遠。」

事實上沒有廁所可上,印度婦女已經隱忍多年。

新德里居民維亞雅表示,「我住的地方沒有廁所,我們都到野外解放。這是個大問題,已經存在幾乎30到40年了。」

就像電影中的情節一樣,婦女趁著天黑到人煙稀少的地方上廁所,有遭人偷窺甚至性侵的風險。而在戶外便溺,排泄物汙染水源和土地,導致病菌肆虐,每年造成近20萬名印度兒童因為腹瀉而死亡。研究機構去年12月調查印度4個邦,發現有半數民眾仍在野外如廁。環保人士則估計,目前全印度仍有近3億人沒有基礎衛生設施。即使蓋了新的廁所,也因為人們舊習難改,或缺乏衛生常識,往往大門深鎖或充作倉庫沒人用。專家認為光靠興建廁所,不足以扭轉印度的如廁文化,必須同時改變廁所是不潔,是對神明不敬的傳統觀念才行。


 

2022杭州亞運 台灣百金之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