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少抽地下水 農糧署鼓勵節水農作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近來天氣變異大,政府推動種植節水農產,減少高鐵附近抽取地下水情況,目前西螺農會輔導農民種植黑豆、黃豆等,農政單位也透過多元料理,要幫助農民行銷節。
剛種植下去的黑豆苗,要等待3個多月才能收成,為了要讓農民減用地下水,農糧署推動大糧倉計畫,鼓勵農民轉作節水農作,目前透過西螺農會輔導農民種植黃豆、黑豆等旱作。
雲林農民廖小姐說:「種植水菜要灌溉好幾次,現在想要轉作黑豆,人家說現在這很養生。」黑豆產銷班班長蔡財興指出:「包括黑豆、土豆還有玉米這都屬於旱作作物,它的差別(與水稻比)有10倍以上用水的差別。」
西螺農會表示,過去以來西螺醬油就相當出名,現在配合農糧署政策,與農民契作黑豆,再賣給醬油工廠製作黑豆醬油,要輔導農民種植高經濟價值而且低水性雜糧作物,目前每年黑豆種植已超過百公頃。
西螺鎮農會總幹事廖錦富說:「推廣這幾年,今年面積已達到差不多120公頃,120公頃(黑豆)大多都是有生產履歷的黑豆。」農糧署中區分署雲林辦事處主任劉信良表示:「目的是恢復我們把水稻轉成旱作的一個比較大的計畫,這是一個產業作物調整的計畫。」
農糧署表示,只推廣旱作還不夠,目前也加工廠商研發相關料理和加工品研發,包括黑豆醋、茶包等產品,希望透過由行銷節水作物,讓農民收入穩定,也能達到農業環境永續經營。
剛種植下去的黑豆苗,要等待3個多月才能收成,為了要讓農民減用地下水,農糧署推動大糧倉計畫,鼓勵農民轉作節水農作,目前透過西螺農會輔導農民種植黃豆、黑豆等旱作。
雲林農民廖小姐說:「種植水菜要灌溉好幾次,現在想要轉作黑豆,人家說現在這很養生。」黑豆產銷班班長蔡財興指出:「包括黑豆、土豆還有玉米這都屬於旱作作物,它的差別(與水稻比)有10倍以上用水的差別。」
西螺農會表示,過去以來西螺醬油就相當出名,現在配合農糧署政策,與農民契作黑豆,再賣給醬油工廠製作黑豆醬油,要輔導農民種植高經濟價值而且低水性雜糧作物,目前每年黑豆種植已超過百公頃。
西螺鎮農會總幹事廖錦富說:「推廣這幾年,今年面積已達到差不多120公頃,120公頃(黑豆)大多都是有生產履歷的黑豆。」農糧署中區分署雲林辦事處主任劉信良表示:「目的是恢復我們把水稻轉成旱作的一個比較大的計畫,這是一個產業作物調整的計畫。」
農糧署表示,只推廣旱作還不夠,目前也加工廠商研發相關料理和加工品研發,包括黑豆醋、茶包等產品,希望透過由行銷節水作物,讓農民收入穩定,也能達到農業環境永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