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裔女作家童妮摩里森病逝 享壽88歲

美國當代知名的小說家,也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非裔女性作家童妮摩里森逝世。

1931年在美國俄亥俄州一個工人家庭出生的童妮摩里森,24歲獲得康乃爾大學的文學碩士學位,40歲發表第一部作品「最藍的眼睛」在文壇嶄露頭角。1987年發表的作品「寵兒」在199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肯定,成為史上第一位榮獲這項文學桂冠的非洲裔女作家,瑞典學院當時讚揚摩里森的作品具有史詩力量,以精準的對話,詩意盎然的呈現出美國黑人的世界。這部講述一位逃跑女黑奴故事的作品,1998年曾改編為電影,由脫口秀女王歐普拉主演。

摩里森還是藍燈出版社的第一位非裔女編輯,扶持多位少數族裔作家像是蓋爾瓊斯、亨利杜馬斯以及穆罕默德阿里等人,同時也在普林斯頓大學教文學創作的課程。

賓夕法尼亞大學藝術史教授蕭表示,「我認為大致上來說,她對美國文化影響非常大。對許多非裔作家與藝術家來說,她像是一座燈塔指引石。她展現了一個人的工作,真正有挑戰性的工作,可以是非常有啟發性與影響力的。」

摩里森的家人六號透過聲明對外宣布,他們所深愛的母親、祖母、阿姨五號晚間在家人與親友的環繞下平靜的辭世。聲明中指出雖然她的逝世代表的是巨大的損失,但家人感恩她度過了精彩的人生。任內頒發總統自由勳章給摩里森的,前總統歐巴馬六號追憶起摩里森,稱她是美國的「國家珍寶」。

「童妮摩里森當然是20世紀美國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我想繼威廉福克納與恩尼斯海明威,可能她對美國世世代代的藝術與文學影響最大。」蕭表示。

各界緬懷摩里森的同時,一部以她為主角的紀錄片目前也正在美國戲院上映。

1565153855q.jpg
(圖/美聯社)

2022杭州亞運 台灣百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