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紙藝融入創作 蔡承哲打造精緻神尊神冠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嘉義朴子紙藝師蔡承哲的紙糊技藝,更被中華文化總會肯定,也替他拍短片。
捧著手中的神尊,神冠看起來金光閃閃,頭圍只有7寸,而且還有飛龍穿雲的圖案,不過這不是黃金打造的,而是用紙糊出來的。這精緻手工,是一位從事法院拍賣工作的蔡承哲,花了6年的時間自學而來的。
蔡承哲表示,「其實哦,最早期一定是用鑿刀,然後去做雕刻的動作。然後現在科技發達,所以這個老實講,它就是雷射切割,然後再配合後面的紙雕,再加上粉線的。粉線就是類似擠蛋糕(花)這個手法,然後再把它加在上面,才有呈現這個3D的感覺,不然就太平了。」
蔡承哲表示,三、四百年前神尊都是用紙糊出來的,所以才有俚語在說,「一紙二土三木」,但是一般人還是對紙糊的神尊,會覺得強度不夠、不耐用。
「不要再問我紙糊有多硬,你聽這個聲音,就知道紙糊的作品硬度有多硬。」蔡承哲說。
從小在廟口長大,喜歡神尊,但是不喜歡磨鑿刀,才會來接觸到紙糊藝術。一天14小時來創作,一件作品需要3個月的時間,6年來已完成20多件神尊和20餘頂神冠。也是因為這種對宗教和藝術的熱情,才讓他受到中華文化總會的肯定,替他拍紀錄片,記錄這愈來愈難得看到的手工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