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港反送中抗議 變成中英外交爭議焦點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封面圖/美聯社)

香港反送中抗議成為中英外交爭議焦點,有意爭取保守黨黨魁職位的前倫敦市長強森與外交大臣韓特先後譴責中方對民眾採取的強硬態度,韓特暗示未來可能動用制裁。中方則由駐英大使和外交部發言人先後批評英國干涉內政。另外,香港特首林鄭月娥計畫邀請抗議學生團體閉門座談,遭到學生拒絕。

香港學生團體領袖蘇浚鋒聲明,「我們看不出立即接受邀請的理由,因為那是一個私下的、閉門的溝通,是一場閉門的會議。」

學生團體代表指出,除非港府願意先談他們提出的各項訴求,否則沒有見面的必要。香港政府與民間暫時無法溝通,而香港前宗主國英國和目前統治的中國政府則在外交管道上隔空放話。

英國外交大臣韓特表示,「我不支持(示威群眾使用)暴力,但對付這樣的抗爭不應使用鎮壓手段。」

韓特說,北京當局做法顯然違反1984年的中英聯合宣言,未給予香港高度自治,韓特強調所有選項都在考慮之列,BBC報導指出這意味英國可能動用制裁,而韓特不把話說死。而另一位有意爭取保守黨黨魁職位的前倫敦市長強森認為逃犯條例修正案引發香港民眾疑慮,抗爭有理。

前倫敦市長強森認為,「我支持他們(香港抗議民眾),我樂意為他們說話,挺他們到底。」

中國外交系統除了駐英大使劉曉明公開痛批英方官員破壞雙方關係,在北京的中國外交部也由發言人回嗆英方,指責英國干涉中國內政。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指出,「中方對亨特(杭特)的涉港錯誤言論已經做出堅決的回應,中方的回應適用於英國政府其他官員的類似表態。」

另一個引發外界關注的狀況,是佔領立法會的許多群眾使用英國統治時期的「港英旗」。政治分析家認為,殖民時代的香港雖沒有民主選舉,但法治健全、官員廉潔,在主權移交22年之後,越來越多港人懷念英國的統治。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