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禁售未滿8週貓犬 國內促仿效立法


去年十月,英國通過露西法案,禁止業者販售未滿八週大的幼貓、幼狗。未來要更進一步禁止透過第三方來販售、購買貓狗,要直接找育種業者。現在國內也有民眾發起催生立法運動,希望透過管理,杜絕黑心繁殖現象。

在髒亂環境中,被關在籠子裡的狗狗看起來虛弱,還得一直哺乳,牠被利用來不斷繁殖。為了終結黑心繁殖,英國去年八月通過「露西法案」,禁售八週大的小貓小狗,也宣布明年要禁止透過第三方販售小貓小狗,購買貓狗要直接找育種者,有民眾希望台灣也能有相關立法。

台灣露西法案催生者 劉偉蘋表示,「也許他(業者)就會開始去改善自己的環境,他就會有更直接的一個動力跟壓力,他必須要改善好環境,因為民眾消費者要直接走進來看這件事情,我們也希望說藉由這樣的制度,可以提升所謂的繁殖透明度。」

英國一隻獵犬露西,從繁殖場被救出時奄奄一息,收養牠的人後來四處奔走,催生露西法案,國內從事純種犬育種研究與血統鑑定的民間團體,樂見台灣也有相關規範,更認為飼主養狗之前,應有專家協助評估是否適合。

台灣畜犬協會理事長 陳文洲表示,「哈士奇很多人在寵物店看到,可能一時的衝動就直接買了,但是如果你是有透過兩個月或三個月的一個溝通的話,實際上很多人就會開始打消念頭,會去覺得評估說這個是不是適合他飼養。」

17日在一場推動台版露西法案的研討會上,除了動保團體也有寵物業者與會,但表示不方便受訪,專家評估,要禁止合法寵物店賣貓狗,直接衝擊業者生計,國內要推動恐怕會遭遇極大的阻力。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