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推老屋活化 可申請最高50萬修繕補助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彰化縣府為了鼓勵民眾能保留、活化歷史老厝,只要是在1971年以前所建的建築,而且沒有文資身分,都能申請最高50萬元的維修補助,目前已經有不少人申請,縣府認為,老厝改造對彰化觀光有幫助,會持續補助。
三連棟的建築,每棟都有自己的特色,這是位於彰化市的王長發商號,是當地少有保存相當良好的日治時期街屋,王家後代子孫為了家族故事能被流傳,將老屋重新整修,因為符合條件,也獲得縣府的「歷史老屋活化再利用補助」。
王長發商號發言人 梁世賢說:「彰化會越來越多這種把老屋修繕成為我們的一個觀光的特色,然後也可以讓更多的人認識了彰化的歷史、認識台灣的歷史,然後也可以看一些老屋,看一些不一樣的一些建築特色。」
王長發商號建於日治時期,後方是閩式建築,加上前半部在日治時期改建的仿巴洛克型態洋樓,成為這棟房子最大特色,現在一樓是商業空間,二樓用來舉辦親子活動,雖然不具有文資身分,但所有權人願意全力保留,彰化縣府相當肯定。
彰化縣文化局長 張雀芬解釋,「我們現在老屋補助這些案例對象其實都是不具有文化資產身分的,也許它的價值也可能還不到可以登錄為文化資產,或是指定為文化資產。但是其實對一個家族來講,或是對一個村落來講,它是非常具有意義或是非常有趣味性的。」
為了讓更多人看到老房子的美好,有民眾願意自己花錢修建,彰化市永樂街夜市的小巷內,這棟建於1976年的3樓半透天厝,賴老闆在2018年初接手後,就自費100多萬元來整建。
穩定飛行模式負責人 賴彥亘表示,「我們原有的舊的東西其實是我們彰化這邊最大的資產,然後所有的人都會往台中跑,大家都是要去找新的東西,然後都忽略掉彰化,其實是老東西是最需要被大家注意到的。」
老屋目前經營咖啡廳和藝文空間,早年的檜木門窗被完整保留下來,內部擺設許多老時鐘、古色古香的桌椅、還有許多古物,再加上磨石子的地板、牆面,讓人彷彿回到70年代。彰化縣已經陸續有不少老屋進行修繕,縣府文化局將部分特色老屋集結成冊,希望能有更多老屋保留下來,成為彰化縣觀光的另一個亮點。
三連棟的建築,每棟都有自己的特色,這是位於彰化市的王長發商號,是當地少有保存相當良好的日治時期街屋,王家後代子孫為了家族故事能被流傳,將老屋重新整修,因為符合條件,也獲得縣府的「歷史老屋活化再利用補助」。
王長發商號發言人 梁世賢說:「彰化會越來越多這種把老屋修繕成為我們的一個觀光的特色,然後也可以讓更多的人認識了彰化的歷史、認識台灣的歷史,然後也可以看一些老屋,看一些不一樣的一些建築特色。」
王長發商號建於日治時期,後方是閩式建築,加上前半部在日治時期改建的仿巴洛克型態洋樓,成為這棟房子最大特色,現在一樓是商業空間,二樓用來舉辦親子活動,雖然不具有文資身分,但所有權人願意全力保留,彰化縣府相當肯定。
彰化縣文化局長 張雀芬解釋,「我們現在老屋補助這些案例對象其實都是不具有文化資產身分的,也許它的價值也可能還不到可以登錄為文化資產,或是指定為文化資產。但是其實對一個家族來講,或是對一個村落來講,它是非常具有意義或是非常有趣味性的。」
為了讓更多人看到老房子的美好,有民眾願意自己花錢修建,彰化市永樂街夜市的小巷內,這棟建於1976年的3樓半透天厝,賴老闆在2018年初接手後,就自費100多萬元來整建。
穩定飛行模式負責人 賴彥亘表示,「我們原有的舊的東西其實是我們彰化這邊最大的資產,然後所有的人都會往台中跑,大家都是要去找新的東西,然後都忽略掉彰化,其實是老東西是最需要被大家注意到的。」
老屋目前經營咖啡廳和藝文空間,早年的檜木門窗被完整保留下來,內部擺設許多老時鐘、古色古香的桌椅、還有許多古物,再加上磨石子的地板、牆面,讓人彷彿回到70年代。彰化縣已經陸續有不少老屋進行修繕,縣府文化局將部分特色老屋集結成冊,希望能有更多老屋保留下來,成為彰化縣觀光的另一個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