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建築展 開拓文化新視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一般人對阿拉伯世界的印象,不是古老的神話和傳說,就是新聞裡的血腥衝突與戰爭。其實,阿拉伯人真實的生活型態,充滿了鮮豔的色彩和想像空間。讓我們一起去德國柏林,看看正在舉辦的阿拉伯建築展,感受沙漠遊牧民族的生活。
來到摩洛哥的觀光客很少去探索城砦背後的另一面。通常只有居民的家人和朋友才會受邀登堂入室。現在,到柏林維特拉博物館參觀的人,可以看看阿拉伯人真實的生活。這個展覽名叫「新月下的生活」,讓你可以對阿拉伯人的日常生活一探究竟。
關於阿拉伯國家的生活,已經有太多老掉牙的說法了。我們都知道一千零一夜,也聽過妻妾成群的故事。但是我們所知都很膚淺。當我們想到阿拉伯世界,它所包含而我們不知道的,是許多不同的生活型態。
比起其他地方,游牧生活在阿拉伯世界扮演著更吃重的角色。撒哈拉中部的圖阿雷格人,和靠地中海地區的貝都因人,住的是帳棚。克里斯和范謝文兩人,為了了解阿拉伯人的生活,走遍了敘利亞和摩洛哥的廣大地區。黏土是一種普遍使用的建材,會這麼用的還不只是鄉下。它對於隔熱有相當好的效果。家,對於沙漠居民而言是個避風港。房子的外表似乎不怎麼好看,但是訪客進了家門,必定會受到溫暖的招待。
我們最難忘的經驗是,一旦人們了解我們要做的,會多麼開放和熱心。接著,他們會把整個家開放給我們參觀。我們受邀和他們一起喝茶或喝咖啡。他們對待客之道的重視,是很吸引人的。
克利斯在摩洛哥中部的馬拉開什一戶典型的住家裡,一待就是六個月。狹窄巷弄裡的擁擠和喧囂,以及屋內華麗的設計,都深深吸引著克利斯。當然,他也習慣了在公共澡堂這種地方,和居民們打交道。
公共澡堂在當地社區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大夥兒見面聊著最新的新聞。那真的是一個社交場合。你會花幾個小時待在那兒。不像我們這裡,只是匆匆忙忙地洗個澡。上一趟公共澡堂,就是一種淨化的社交儀式。
在阿拉伯國家,不少人被迫離開鄉下,到都市裡找工作。這裡是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新的大樓高聳入雲,以容納源源不絕的居住者。他們沒有錢、也沒有空間,把傳統融入現代建築。只有極少數人能夠例外。
尋找傳統與現代生活的結合,在阿拉伯文化中是一大挑戰。因為這能協助阿拉伯的居民建立自我認同。他們覺得自己被全球的西方文化所壓倒。
在柏林的這項展覽,讓參觀者在老掉牙的傳說之外,對阿拉伯世界多樣的生活,有了新的認識。未來兩年,這項展覽將在歐洲各地巡迴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