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法通過 縣市長將有權調整行政區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為了改善行政區域的規模差距過大,並提升縣市行政效率。行政院會通過行政區劃法草案,將採取由上而下及由下而上等方式,將讓縣市長有權調整行政區。
目前國內地方行政區域間規模差距大,而且直轄市沒有負起領頭羊角色,帶動區域發展,反而對周邊地區的人口與發展造成磁吸效應,為了改善並提高地方縣市經營治理效率,行政院會通過行政區劃法送立法院審查,將提供縣市長調整鄉鎮或行政區的權力,內政部政務次長花敬群說,「合併升格的這些直轄市,因為它過去縣市內部的這個鄉鎮市區的規模,落差真的太大所以它需要做重組,它有這個迫切的需求。」
台南市是目前六都當中行政區最多的,高達37個,台南市希望行政區劃法能儘速在國會通過,合併現有行政區,提高行政效率,台南市民政局長陳宗彥說,「調整完之後,公所數會減少,那公務人力的這個部分,我們會重新來計算,但是我們一定要強調一點,對地方的服務一定不能改變。」
來到台東縣關山鎮,鎮長戴文達說關山鎮人口數8755人,鄰近的鹿野鄉7908人,池上鄉8218人,未來行政區劃法通過後,三個鄉鎮有可能合併,但合併後要取什麼名字?資源如何配置?都是個難題。
行政區劃法草案規定,除了賦予首長權力由上往下調整,也可以由下往上的方式,由各級主管機關經民意機關同意或徵詢意見後,呈報上級單位核定,但有意參選台南市長的前國民黨立委高思博提醒,有私心的縣市長有可能藉此消滅不同政治色彩的鄉鎮長,達到政治目的。有學者建議立法院審查時,可以加強民意監督機制,世新大學行政管理系副教授方凱弘說,「政府整體的運作,它就是在一個高度政治性的環境下運作,畢竟代議政治或者直接民主的這些機制,是我們現在台灣大家最大的公約數,那我們就可以讓地方議會,能夠在這個過程中做更多的參與。」
學者認為如果有需要,甚至可以考慮採取公投的方式,畢竟民主政治裡,民意是最基本也最有力的監督方式。
目前國內地方行政區域間規模差距大,而且直轄市沒有負起領頭羊角色,帶動區域發展,反而對周邊地區的人口與發展造成磁吸效應,為了改善並提高地方縣市經營治理效率,行政院會通過行政區劃法送立法院審查,將提供縣市長調整鄉鎮或行政區的權力,內政部政務次長花敬群說,「合併升格的這些直轄市,因為它過去縣市內部的這個鄉鎮市區的規模,落差真的太大所以它需要做重組,它有這個迫切的需求。」
台南市是目前六都當中行政區最多的,高達37個,台南市希望行政區劃法能儘速在國會通過,合併現有行政區,提高行政效率,台南市民政局長陳宗彥說,「調整完之後,公所數會減少,那公務人力的這個部分,我們會重新來計算,但是我們一定要強調一點,對地方的服務一定不能改變。」
來到台東縣關山鎮,鎮長戴文達說關山鎮人口數8755人,鄰近的鹿野鄉7908人,池上鄉8218人,未來行政區劃法通過後,三個鄉鎮有可能合併,但合併後要取什麼名字?資源如何配置?都是個難題。
行政區劃法草案規定,除了賦予首長權力由上往下調整,也可以由下往上的方式,由各級主管機關經民意機關同意或徵詢意見後,呈報上級單位核定,但有意參選台南市長的前國民黨立委高思博提醒,有私心的縣市長有可能藉此消滅不同政治色彩的鄉鎮長,達到政治目的。有學者建議立法院審查時,可以加強民意監督機制,世新大學行政管理系副教授方凱弘說,「政府整體的運作,它就是在一個高度政治性的環境下運作,畢竟代議政治或者直接民主的這些機制,是我們現在台灣大家最大的公約數,那我們就可以讓地方議會,能夠在這個過程中做更多的參與。」
學者認為如果有需要,甚至可以考慮採取公投的方式,畢竟民主政治裡,民意是最基本也最有力的監督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