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雙層觀光巴士 減班、路線調整仍虧損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去年上路的台北市雙層觀光巴士,營運一年多來每個月虧損。業者今年除了加強海外宣傳,也進行減班與路線調整。業者表示,觀光巴士成本高,不太可能賺錢,但這是台灣觀光非常好的宣傳,希望相關部門幫忙行銷,至少達到損益兩平。
觀光巴士站牌前,搭乘旅客正排隊準備上車,清一色都是外國旅客。這條紅線路線是先行經總統府,接著經過西門町商圈,再走信義路前往台北101,從忠孝東路折返,沿途都是熱鬧的商圈。
一名菲律賓旅客表示:「感覺非常好,因為我可以在巴士上看到整個城市。」也有歐洲旅客說:「這是我第一天到台北。我昨天剛降落,我總是以城市導覽來開啟我的旅程,這樣我可以知道哪裡有什麼。」
因應新南向旅客越來越多,三月起,觀光巴士車上還新增泰語的語音導覽。業者積極投入海外行銷,今年以來,載客率開始出現緩步成長,不過目前還在虧損。業者透露每個月少說也要虧損70到80萬元,估計可能要再賠到年底。因此一月底起,減少搭乘率最低的四班末班車,精簡成本。
台北市雙層觀光巴士執行長徐浩源說:「其實這個雙層巴士,我們經營的業者,我們知道是不會賺錢的。八台車子要養四十幾個人,我們投資人當時的理念是創造台灣的美好觀光環境。」
目前觀光巴士載客,七成都是國外旅客,其中菲律賓最多,占24.8%,其次是韓國20.6%、日本12%、美國8%、中國5.4%。觀光學者分析,觀光巴士不是單純交通工具,也是遊客認識城市的重要媒介,對觀光形象有很大的加分,政府部門應該協助業者,串連起其他觀光產業。
世新大學觀光系副教授陳墀吉建議:「可以跟捷運、公車或是 Ubike 等等,整個都串起來。單獨去推雙層巴士的話,效果可能不會那麼好。」
學者也認為,台北雙層觀光巴士受限天候因素,夏天太熱,冬天風大下雨,一年可能有將近一半的天候都不適合在露天層搭乘,也要思考在這些情境下,需要做出的配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