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棄罐頭塑膠遊具 北市府設共融式遊戲場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為了讓公園不充斥罐頭遊具,台北市政府規劃六座共融式遊戲場,台北市長柯文哲指出,除了不要讓台北市的公園,都是罐頭塑膠遊具,也要利用公家預算來拉動台灣的設計產業。
小朋友在鈕釦獅的背上敲敲打打大型彩色鈕扣,很開心,還有獅眼,是以迷宮滾珠的概念呈現,讓小朋友盡情轉動,這是今年台北市政府花1600萬,規劃的六座共融式遊戲場之一,將鄰里公園裡的塑膠遊具換成遊戲場,台北市長柯文哲說,這是為了不要讓台北市的公園,都是罐頭塑膠遊具。
==設計師 于沛廷==
當地有些特色還滿明顯的
例如說這附近是
一個服飾材料的商圈
所以會有很多鈕釦拉鍊這種小零件
另外一個是附近有一些百年茶行
像是對面的遊戲場
所以我們就把像是茶葉元素
和服飾材料元素融合進來
設計師將當地商圈特色融入遊具設計,與一般的公園很不一樣,大一點的小朋友還能爬上獅背走來走去,訓練平衡感,不過,對於年紀小的幼童來說,有家長認為,不太適合。
==家長==
有時候是要有一點
搭配小小朋友玩
這個比較大朋友一點玩的時候
就不太適合也有
==當地里民==
學齡前不適合啦
適合就是可能國小以上
國小以上 現在大家
功課壓力都很重
他們有空來玩的 大概是假日
和一般有溜滑梯的公園相比,當地里民認為,新遊具不適合學齡前的幼童,再加上公園內常常有小狗便溺,傳出臭味,現在鋪上人工草皮,清理更加不易,不但民眾的公德心要加強,在公園美學之外,市府應該也要將實用性納入考量。
記者 郭采彥 彭耀祖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