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10大水庫淤積量近3成 使用年限堪憂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國內總共興建95座水庫蓄水,不過部分水庫出現嚴重淤積。立法院預算中心資料顯示,全國10大水庫的淤積量、將近3成,但清淤的速度卻遠遠追不上,若不想辦法因應,水庫被填平情況、會比預期來得快。
怪手持續開挖,將淤積的泥沙一車車載離,這是曾文水庫目前清淤的狀況,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趁著枯水期趕忙清淤,但速度遠不及累積的量,立法院預算中心的報告指出,南台灣重要灌溉水源的曾文水庫,使用容量恐怕只能再撐90年。
==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副局長 簡振澄==
以曾文水庫來說
每年的淤積量 依照以往的經驗
大概泥沙的入沙量 入庫的泥沙量
大概500多萬立方公尺
目前大概還沒有辦法說
有一個水庫可以這樣子(完全清淤)
因為畢竟水庫淤積
它是有點像自然現象
除了曾文水庫,淤積最嚴重的霧社水庫,使用年限最短,預估可能不超過30年,全國目前95座水庫,設計蓄水總容量有28.62億立方米,但目前有效容量下降,淤積率高達2成8,全換算方式套在全國10大水庫,淤積率更高,總淤積率逼近3成。但政府的清淤量,只能達到年淤積量的3成,若持續惡化,恐怕有4座水庫百年內將被填平。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主任 粘麗玉==
這個泥沙該運到那裡就先處理掉
可是他們常常用經濟的價值
說上游的泥沙是比較有經濟的
可以賣錢 但是水庫庫底的
那個是淤泥 它沒辦法做
水利署表示,台灣因地形問題,加上颱風、天災挾帶泥沙,目前只能持續清淤,未來如果發現更有效的辦法,也會妥善運用,但還是無法保證一定能拉長水庫的使用年限。
記者 王柔婷 陳顯坤 陳柏諭 台北-高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