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首次接觸毒品年齡層 20-29歲最多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灣濫用毒品有年輕化趨勢,最新調查,第1次接觸毒品的年齡20歲到29歲,安非他命則是濫用最多的毒品,有55.7%毒品來源是來自於同學、同事或朋友。
台灣毒品濫用問題一直存在,食藥署公布102年到105年間,藥物濫用個案分析結果發現,第1次接觸毒品的年齡20歲到29歲,已經連續3年蟬聯第一,涉及使用2級毒品也就是安非他命的人數比例,從104年起24歲到29歲這個年齡層,也首次超越30歲到39歲,成為第1名,2級毒品濫用的年齡層逐年下降。
==食藥署管藥組組長 蔡文瑛==
安非他命它基本上
是第二級的毒品
它是一個中樞神經的興奮劑
它能夠加強所謂的警覺性
也就是說能夠讓你不會想睡覺
有一個興奮的感覺
(個案)他開始
有一些幻覺的現象產生
所以他一直覺得說
他身體裡有蟲在爬
所以他就去割腕
可是他割腕不是要自殺
他是要把蟲抓出來
進一步發現,24歲到29歲的年齡層,取得2級毒品的管道,有55.7%是來自於同學、同事或朋友,再來是藥頭有27.8%,家人也有23%,食藥署表示,台灣的毒品型態愈來愈多元,像是偽裝型的咖啡包、茶包等,都可能引誘年輕人,而且24到29歲這個族群,也是經濟生產力人口,一旦藥物濫用,除了影響身心健康,同時也會影響生產力,進而發生職災。
==台北醫學大學生物化學暨細胞分子生物教授 陳建志==
健康的一個一些促進的一些公司
基本上它的生產力是增加30%的
一個無效的出席 也就是說
第一個 請假不按時請假
有時候他缺席
事實上對於公司人力的安排
它是非常大的一個困難
面對當今多樣化的毒品偽裝、多樣態的販毒手法,衛福部將從企業端阻止毒品介入,加強宣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