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台灣的食安風暴頻傳,「食品添加物」的管制也是問題之一,食藥署因此推出新版食品添加物標準草案,將重整食品添加物的分類,能分得更精確。 食安風暴頻傳,讓很多人「吃」都不安心,前陣子還發生有白米飯,使用食品添加物「鮮保利」,雖然最後證實這是合法的食品添加物,但還是造成一陣社會恐慌。因此現在,食藥署推出新版的食品添加物標準草案,未來要將食品添加物再細分。 ==衛福部食藥署 科長 高怡婷== 目前食品添加物只有分類成17類 新版的添加物 就是會分到28類 因為國際上 它其實分類都是這個樣子 食品添加物其實 它就是有一個重點 就是它要與它的功能 是相符的 舉例來說,食品添加物中的品質改良用、釀造用及食品製造用劑,其實這範圍很廣,未來會依照功能的不同,再分為抗結塊劑、保濕劑和酸度調整劑等等。至於食品添加物的限量標準,是否也會一併修改,還有待評估。 ==衛福部食藥署 組長 潘志寬== 這(次)只是在類別 包括食品類別 跟添加物功能上 做一個分類 至於如果當中的限量的變更 其實要回到原來的機制裡面 它的程序就是 我們要做風險評估 風險評估的這個結果出來之後 我們會送到我們的 食品安全營養諮議會裡面 去做個審查 (以及後續程序) 除了針對食品添加物類別進行調整之外,食藥署也首度加入食品分類系統,目前已經將整體草案初稿公開,要廣納民眾、業者意見,預計在今年底、明年初會有新版草案,再次進行修正,希望最快在明年底預告。 記者 曹晏郡 謝其文 台北報導
食品添加物 食藥署重整分類管制
發布時間: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