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為了改善空氣品質,環保署推出「清淨空氣行動計畫」八大強化措施,預計要投入392億經費。
中國紀錄片「穹頂之下」,揭露中國霾害嚴重,引發國內民眾,關切細懸浮微粒PM2.5汙染。減少空汙要砸大錢,環保署訂出目標,推出為期六年的「清淨空氣行動計畫」,到民國109年,要把PM2.5年平均濃度,從每立方公尺23.5微克、降到15微克。
==環保署空保處長 陳咸亨==
從中央到地方
那我們未來六年
估計投入392億元
執行各項的
汙染防制措施計畫
整個計畫大概有300項以上
PM2.5的汙染來源龐雜,這項行動計畫也明訂八項強化措施,其中交通排放量,佔PM2.5總量高達37%,是排放大戶,因此環保署提出:減少100萬輛二行程機車,以及在老舊柴油車加裝濾煙器等六項措施,來降低汙染。
==環保署空保處長 陳咸亨==
交通汙染源佔了我們
三分之一以上的汙染量
但是因為交通工具的改善
會比較困難一點
PM2.5減量需要全國動起來,地方政府都必須提交空氣汙染防制計畫,列出減量時程,其中高雄市與屏東縣坦言,109年要把濃度降到15微克做不到,另外國內有3成汙染是來自境外,環保署指出對岸如果沒有減少2到3微克,恐怕會影響台灣、達不到目標。
記者 林靜梅 陳立峰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