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針對這起隨機傷人事件,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表示,對於孤立於社會的人,確實心理狀態、比較難以追蹤篩檢,容易有漏洞,除了加強建構、目前的社會安全網之外,也思考推動追蹤制度。至於、媒體一再播放的捷運行兇、監視器畫面,柯文哲今天也說、容易造成模仿效應,所以將思考是否要繼續提供。
台北捷運中山站20號發生隨機傷人事件,市長柯文哲21號一大早召開專案會議,針對捷運安全規範做檢討報告,柯文哲強調從鄭捷案,女童割喉案後,北市設計了多重社會安全網,但針對孤立於社會的人,體系較難篩檢追縱,加上案發監視器畫面隨媒體傳播,也容易有模仿效應。
==台北市長 柯文哲==
那個監視器的影帶
是不是要提供給媒體
後來想一想
下一次應該不要提供
因為太多那種很明顯的影像
變成是模仿
如何讓這一些冷漠的份子
社會疏離份子能夠去關心他
能夠去建立一個追蹤系統
能夠輔導他們
捷運目前已經有捷運警察和保全人員,以及監視器等設置,防護網沒有問題,但針對隨機殺人意外,社會局長許立民認為,必須推廣關心別人就是保護自己的觀念,畢竟再多的防護機制,也不是一次就能解決。
==社會局長 許立民==
那從這個危險評估
或風險控管的角度
來做這樣的一個人員篩檢
或是介入幫忙
柯文哲認為,現在針對癌症有各種篩檢,但還沒有對精神層面的心理衛生篩檢,外界曾建議在捷運入口處加裝X光機,甚至加設防身設備,但柯文哲認為難度較高,畢竟防身工具也可被當成武器使用。
記者 李曉儒 陳昌維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