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網路發達也助長了網路霸凌,根據台灣展翅協會去年接獲的218件網路諮詢案件中,第二多的就是網路霸凌,其中有兩成一是18歲以下的學生。
才下課,莊同學拿起手機,看看LINE裡面,班上群組的對話!
==高中生 吳同學==
講一些比如說最近星巴克特價
或什麼的 就是有些好康的
或者是今天功課有什麼
或者是默書有什麼
那就是數學功課的範疇是什麼
通訊軟體、社群網路,是和同學、朋友交流的重要平台,只是有時難免擦槍走火,出現嘲弄、攻擊字眼。
==北市大直高中輔導老師 林國祥==
男女朋友之間吵架
然後某一方就說另一方的不是
其他人就會開始瞎起鬨說
對啊 平常就是怎麼樣
或是說某個學生被老師
被老師上課指正之後
然後大家就會對這個事情
去做一個反應
有人無心霸凌,卻跟著瞎起鬨,更別提,假若社群網路匿名攻擊,可能造成傷害。台灣展翅協會去年接獲218件網路諮詢案,第二多的就是網路霸凌,其中兩成一是18歲以下的學生。
==北市大直高中輔導老師 林國祥==
我們的建議是不爭執
就不要針對那個部分去爭執
你也不用刻意去關掉
你自己就不要去看
另外一部分是其他同學
如果看到 你要去關心這個行為
有經驗的老師說,陌生人的網路言論可以忽略,但畢竟在學校,還是得面對同學,這時候,當事學生或是好朋友,可以私下讓老師知道,尋求解決之道。
記者林曉慧沈志明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