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民團批政府 錯誤造林政策恐致災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今天是植樹節,有民間團體召開記者會批評,政府每年在植樹節、一邊砍大樹、改種小樹苗,還引進外來種,這些錯誤的造林政策、不但對環保一點幫助也沒有,還可能成為土石流的幫兇。 住在嘉義中埔的農民曹先生,因為很懷念小時候、常在森林奔跑遊玩的情景,於是他就把原本八公頃大的檳榔園廢耕,改做自然復育,沒想到二十年後,經過天然落種,現在這塊檳榔園,除了看得到許多瀕臨絕種的樹種,還有很多鳥類、兩棲動物等等,已經成為許多中小學生的生態教學園區。 ==嘉義中埔農民 曹榮旭== 我們裡面的小鳥 大概有34種了 另外其他的像兩棲爬蟲類 還有比方說松鼠 民間團體表示,其實台灣低海拔的植被表土,平均每平方公尺、就有1萬粒可發芽的次生草木、灌木或喬木種子,植物種源根本不是問題,而且生長效率絕對優於人為栽植,但政府卻每年花大錢鼓勵種樹,不僅把大樹砍掉、改種小樹苗,噴除草劑,甚至還引進外來種,不僅無益於山林造林,還成為土石流的幫兇。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 李根政== 大雨一來什麼樣的森林 比較有可能會減緩土石流 很清楚像這樣的自然復育區 才是台灣真正山林水土的保護神 相反的這樣的造林方式 只是造成二次災難而已 民間團體呼籲政府,每年植樹節不要再花大錢辦活動,應重新檢討釐清造林目的,如果是人工造林應只限於經濟林,保育林地應任其自然演替,這樣才能讓森林獲得有效培育和保護。 記者賴淑敏徐啟峰台北報導

823公投》重啟核三,你怎麼看?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