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搶購熱潮不再 公益彩券乏人問津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社會福利問題,持續帶您深入了解的是,已經發行兩年,在上個月發行,最後一期的,二合一公益彩券,在過去兩年間,是不是真的,發揮公益,照顧弱勢族群民國八十八年十二月,臺灣銀行的公益彩券掀起了搶購熱潮,三千萬張彩券,在一個星期內銷售一空,刮刮樂成為全民運動。 這樣的熱潮卻只持續四個月,到現在,殘障朋友手中的彩券,已經是乏人問津。賣了兩年彩券的賴小姐,見證公益彩券的興衰史。而從數字來看,前四期三千萬張都銷售一空,到第五期銷售量下滑,隨後台銀調整過幾次獎金結構,銷售量卻還是一路下跌,到上一期,總共賣了不到650萬張。 彩券銷售量一路下滑,到底出了什麼問題?臺灣銀行彩券部認為,大環境的不景氣是很大的原因。除了不景氣之外,中獎機率不高、無法吸引消費者,而且彩券玩法沒有推陳出新,使得民眾的熱潮漸漸退去,也是很大原因。彩券賣得不好,第一線販售的弱勢族群直接受到影響,算一算兩年前登記經銷彩券有將近五萬人,到現在真的還在賣彩券的人,剩下不到五千個。 臺灣銀行算出一到23期公益彩券的盈餘,總共只有76億。按照規定,彩券盈餘有百分之五要撥給全民健保,百分之45撥進國民年金,剩下百分之五十撥給縣市政府做社會福利及公益活動。以全台灣人口最多的台北縣為例,每年編列的社福預算差不多38億,這兩年來台北縣從公益彩券分配到的盈餘只有五億多,一方面只是鳳毛麟角,另一方面,縣府的社福預算也沒有因為彩券盈餘而增加。 二合一公益彩券就要走入歷史,回顧這兩年的銷售狀況,從直接提供弱勢族群就業機會,或是用盈餘回饋社會福利,公益彩券有沒有符合公益之名,似乎應該畫上問號。林珍汝 邱福財 陳柏諭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