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畫面研究:人們想逃避現實 就多看八卦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國內最近幾年來,經常為了煽色腥的八卦新聞引發很大的爭論。事實上在媒體產業發達的美國,也有同樣的問題。研究媒體的分析家指出,由於政治經濟等嚴肅的新聞經常讓人覺得心情沉重,再加上媒體革命造成新媒體和想出名的人互相利用,才會產生八卦當道的現象。
玩伴女郎出身、演藝成就平平的安娜史密斯去世,或是小甜甜布蘭妮剃了個光頭,都可以成為媒體競相追逐的目標。現年32歲的美國年輕作家哈爾本,在他最新的著作「美國人上癮的幕後真相」當中指出,八卦新聞當道,和人們渴望逃避現實,以及想出名的人與媒體互相利用脫不了關係。
哈爾本接受法新社專訪時指出,他是在2004年開始注意八卦新聞當道的現象。當時連美國的主流電視媒體,都花了超過兩小時的時間,報導商界名女人瑪莎史都華和她所涉及的醜聞,但是對於影響非洲局勢的重大新聞,例如達夫的人道危機,所花的時間只有區區25分鐘。另外,哈爾本的統計也顯示,2000年到2006年間,以報導名流動態的媒體,例如時人雜誌,銷售量成長達百分之19,而嚴肅新聞為主的時代雜誌與新聞週刊,成長率只有百分之2。
哈爾本的研究指出,美軍在伊拉克幾乎天天傳出有死傷,布希政府增加軍費支出又讓預算赤字雪上加霜,這樣沉重的新聞讓閱聽大眾覺得喘不過氣,需要一些逃避現實的空間,而八卦新聞正好可以滿足這種心理。另外一個因素就是媒體革命,最後導致媒體和名人,或是想成名的人互相利用。哈爾本表示,虛擬實境的電視節目、以八卦為主的部落格大受歡迎,讓不少想成名的人,找到飛上枝頭做鳳凰的竅門。而這類媒體人氣高漲,讓其他的媒體感到競爭壓力,也紛紛加入以八卦為號召的行列。而媒體爆炸、八卦當道的結果,讓即使想要耳根清靜,而不開電視、不買報紙的人,即使等公車或買東西,也會被迫接受不想要的八卦訊息,無處可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