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文化相遇在台灣 迸出多元火花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灣是一個移民社會,各種文化在這邊相遇。目前在台北順益博物館的一場展覽,有早期東、西方以及漢人、原住民之間,不同文化之間的趣味。
16、17世紀大航海時代,台灣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成為西方航行船隻的必經之處。當外國人碰上當時台灣島上的原住民族,異文化相遇、碰撞出甚麼樣的火花?
台灣歷史博物館副館長 郭碧娥:耶穌是西方文化的,但是祂腳下所踩的是什麼呢?是我們觀世音的蓮花座,這就是在不同文化碰撞之下,所產生出來很有趣的不同文化面向。
耶穌不只踩著蓮花、也出現在象徵東方圖騰的龍柱上。還有這個達悟族女用的瑪瑙胸飾,它是達悟族重要的傳家之寶,上頭的銀飾就是來自西班牙的銀幣。
台灣歷史博物館研究員 石文誠:蘭嶼他們達悟族人是把
外來西方的銀幣 錢幣,重新把它鎔鑄打製,做成他們身上的一個裝飾品。
東方跟西方文化相遇、原住民和漢人的文化也在相互交集,傳統噶瑪蘭族、常用的編織材料香蕉樹纖維,不只編袋子,也編織漢人服飾,其實這樣的異文化相遇,即使現在也還在發生。
台灣歷史博物館研究員 石文誠:
就是所謂的異國婚姻,他們也孕育了新一代的台灣之子,所以這種異文化的相遇,仍然在現在台灣社會上演著。
台灣標榜尊重族群多元,由台灣歷史博物館主辦的這場展覽、正是要以台灣的角度,來看400年來台灣島上、異文化的相遇與融合,也要帶大家親身感受異文化相遇出的美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