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過氧化苯甲醯 明起課反傾銷稅(影音)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繼毛巾和鞋子後,財政部第三次對中國課徵反傾銷稅,有國內業者申訴因為中國產製的過氧化苯甲醯產品,價格過低還低於市價,影響到國內業者的生存,所以從明天起臨時課徵中國江蘇等廠商反傾銷稅,最重57%的進口關稅.
財政部又宣布課徵反傾銷稅,這次的對象是中國,起因是國內的一家民間企業向財政部申訴,不滿中國業者以低於市價進口過氧化苯甲醯到台灣,打亂市場行情,之後財政部調查屬實,決定從5月20號起4個月內臨時課徵反傾銷稅,以高關稅來反制中國業者.
財政部指出,工業用的過氧化苯甲醯,主要用在樹脂工業,做為生產的低溫觸媒劑,有漂白的用途,而中國過氧化苯甲醯的進口市占率,從95年的71%,到了96年和97年也都達81%以上,足以打亂市價,而對中國業者採取反傾銷稅也不是第一次,早在4年前,財政部就已對中國毛巾業者反傾銷稅204.1%,鞋子在民國96年到101年稅率為43.46%,這次的過氧化苯甲醯則在5月20號起反傾銷稅最重57%
有學者認為,政府課徵反傾銷稅的確可以保護國內的業者.
學者也表示,六月即將簽訂的ECFA兩岸經濟協議,儘管未來大部分產業都是進口零關稅,但進口產品對國內產業如果造成實質損害,政府也可以課徵反傾銷稅來作制衡.
記者 陳曉卿 蔣龍祥 台北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