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地質景觀會變動 維護保存學問大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地質景觀不會永遠存在世間,如果不當的運用,增添太多的人為干擾,都可能加速地質景觀的消失。在台灣,地質景觀成為一種觀光資產,但是如何保存,適度的運用,登上國際舞台,更是成為一門大學問,也決定地質景觀的未來命運。 走進台南縣龍崎鄉的牛埔泥岩水土保持教學園區,這裡的月世界泥岩惡地不再荒涼,反而像座荒地上的綠洲。但是幾年來,颱風過境、大雨來襲,泥岩惡地就像掉了妝的容顏,必須再花經費重新補妝,於是掉一次妝補一次粉,整個園區以大量金錢,維持人工美景。 位於東北角海岸風景區的野柳,一直是台灣地質景觀的代表,風化形成的岩石形態,更是吸引無數遊客。在園區內,最著名的就是女王頭岩石,每位遊客都排隊想和它拍照。但是長期下來,受到風化作用,以及過渡人為的干擾,女王頭出現斷頭崩落的危機,不過學者眼中,這是自然現象,其實欣賞地景,不該過度明星化,反而失去理解地質的意義。 當地質景觀,出現在我們生活周遭,它是地球億萬年的產物,在這個相遇的時刻,人類的態度,決定我們從地質身上,學到什麼?也決定脆弱的地質,在這個時代的生與滅。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