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籍投票
-
川普擬修改美國投票規定 要求出示身分證、限縮郵寄投票對象
|全球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美國時間31日宣布,將發布行政命令,要求每位選民投票時都必須出示身分證;此外,郵寄投票適用對象也將同步限縮,僅有病情嚴重者或正在異地服役的軍人可使用。由於美國選舉規則是由各州自行決定,川普制定此行政命令的適法性已引發美國媒體質疑。
-
北高行駁回柯文哲投票聲請 民眾黨批侵犯人權將提抗告
|政治明(26)日就是全國24名立委與1名市長罷免案投票日,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今(25)日裁定,駁回柯文哲之投票聲請,全案仍可抗告。對此民眾黨發出聲明,批評北高行的裁定侵害《憲法》賦予人民權益,將全力支持律師團依法提出抗告。
-
南韓提早選總統 候選人李在明、金文洙是誰?有何對決焦點?
|全球南韓前總統尹錫悅任期未滿,就因戒嚴失敗被彈劾,6月3日南韓將提早舉行總統大選。6位候選人中,以最大在野黨的李在明民調支持率最高,其次是執政黨推派的金文洙。這些主要候選人是什麼背景?大選有哪些議題受矚目?又將如何影響台灣?
-
未能在送件期限前表決通過 藍反戒嚴公投確定趕不及8/23投票
|政治國民黨日前提出反廢死、反戒嚴2公投案,其中反廢死公投案已在立院表決通過,但國民黨團今(23)日表示,因民進黨團杯葛審查,導致反戒嚴公投及民眾黨團提出的「移轉投票公投」,皆未能在法定最後送件日前於立院通過,確定無法在8月23日交付公投。民進黨團對此回應,稱藍營顯然是知道反戒嚴公投毫無社會正當性,才會丟包自己的公投提案。
-
美國選舉人團制度詳解:運作機制與爭議何在?
|政治美國作為老牌民主國家,選舉投票制度相當複雜,並非票票等值的簡單多數決。因此,想當美國總統無需大多數美國人同意,只需拿到270張選舉人票。此制度一方面可避免多數暴政;另一方面,顯示公眾意見不值得信任。另外,美國選舉投票方式雖多元,但50州各自為政的投票流程,容易引起敗選方質疑,甚至產生2021年1月6日國會暴動的難堪場面。
-
海外美選民不在籍投票 聚集台北酒吧觀看開票
|政治美國選民投票方式有好幾種,從親身投票到通訊投票,而在海外的美國選民則可以選擇用缺席投票,又稱不在籍投票來參與美選。今(6)日一早開始就有些美國選民聚集在台北的酒吧看開票,他們穿越時區、零時差密切關注,因為選舉結果不僅攸關美國的未來,也影響著他們在台灣的生活。
-
美國大選開票關鍵參考指標 「出口民調」是什麼?準確性如何?
|全球美國大選選舉日即將到來,由於各州投票規定不一,加上除了現場投票之外,又有提前投票和不在籍投票等不同投票方式,大選開票不若台灣快速,花費的時間將從數日到數週不等。在這段期間,由各媒體或民調機構進行的出口民調,就成為判斷選情的重要參考工具。出口民調是什麼?有什麼用途?和實際結果會有落差嗎?
-
美國大選提前投票開跑 各州制度為何?有哪些優缺點?
|全球美國總統大選將於11月5日舉行,與台灣選舉方式不同,美國除了在投票日當天親自去投票所投票外,還會視各州規定可提前至投票所投票或是郵寄選票,許多州已經開始寄送選票或是提前開放投票所。美國有哪些州可提前投票?又有哪些州僅能在投票日親至投票所投票?不在籍投票有哪些優缺點?
-
提高罷免門檻修法本週排審 《選罷法》修正哪些條文?可能通過嗎?
|政治立法院國民黨團日前提出《選罷法》修正草案,內政委員會預計本月4日(週四)進行排審,由於草案包含提高罷免門檻等內容,再度引發外界關注。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先前已表態不贊成提高門檻,但也認為連署制度應更嚴謹。此次國民黨提出的修法內容有哪些?週四委員會進行審議時可能發生哪些情況?
-
印度國會大選4/19起投票 總理莫迪可望邁向第3任期
|全球印度下一屆的國會大選將從4月19日開始,分成7個階段展開投票。目前由印度人民黨領導的執政聯盟已經連續2屆獲得大勝,在印度教徒一面倒的支持下,執政聯盟勝選幾乎已成定局。而總理莫迪也可望邁向第3任期,甚至追平首任總理尼赫魯連續17年擔任總理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