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協
-
習近平訪馬來西亞談合作 行前投書媒體:抵禦陣營對抗暗流
|全球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向全球開徵對等關稅,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展開東南亞訪問,第1站在越南,簽署了45份合作文件,被川普批評為「意圖搞垮美國」。昨(15)日晚上,習近平抵達第2站馬來西亞。專家認為,此行也反映出東南亞在兩強競爭中,持續尋求區域平衡,並爭取最大經濟利益。
-
美國關稅政策變數大 政院880億支持方案延後公布
|產經美國對等關稅政策衝擊全球,儘管9日又宣布暫緩90天,但政策不確定性仍影響台灣中小型出口業者。行政院長卓榮泰今(13)日與高屏工業、農漁產業座談,承諾會全力協助業者紓困,此外因美國政策仍在變動,政院原訂14日公布880億支持方案的申請時間和內容,將再延後1週。
-
美祭高額對等關稅衝擊東南亞 大馬領軍東協對美談判
|全球美國宣布大規模徵收對等關稅,其中東南亞國家從泰國到越南、印尼、柬埔寨等國,稅率在32%到49%之間。馬來西亞作為東協主席國,領軍東南亞爭取集體談判空間。如今,企業擔憂供應鏈中斷與價格戰升溫,面對「中國+1」紅利退潮,東南亞在全球供應鏈中的角色正在重新定位。
-
歐盟提「零對零關稅」談判 川普:不夠、還須買美國能源
|產經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重拳也使美歐貿易陷入前所未有的緊張。為了化解僵局,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今(8)日針對汽車與工業產品,向川普提出美歐之間「零關稅對零關稅」的提議。不過川普隨即回應說這樣不夠,歐盟要向美國採購能源才能化解美國對歐盟高達3500億美元的貿易赤字。
-
布林肯東協外長會議見王毅 當面對北京台海挑釁行為表擔憂
|全球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東協外長會議就台灣、南海等議題,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進行對話。布林肯對北京近期對台灣的挑釁行動表達擔憂;雖然兩人皆同意應讓美中軍事交流持續進展,不過因颱風而停止擾台的共機艦,在消失4天後,國防部今(28)日一早又偵獲12架次對台侵擾。
-
東協峰會聚焦中菲南海對峙 澳洲宣布投60億強化海上安全
|全球中國和菲律賓船隻今(5)日傳出在南海發生碰撞,升高區域緊張局勢。而菲律賓總統日前才公開表示,若中國在南海地區侵擾菲律賓主權,就會予以反擊。與此同時,澳洲在東協特別峰會上宣布投入台幣60億元,強化東協海上安全,應對中國威脅。
-
東協躍居台對外投資首位 缺工限電等問題成挑戰
|產經美中貿易戰帶動供應鏈移轉,經濟部表示,近年來我對東協投資明顯成長,今(2023)年上半年台灣對東協的投資金額為20億美元,超越中國大陸,已躍居我對外投資地區之首位,也是我國自開放對中國投資30年來的首次逆轉。
-
東協峰會印尼登場 聚焦南海主權及緬甸政局
|全球東協峰會在印尼雅加達登場,主席國印尼總統佐科威表示,東協各國雖然有分歧,但還是可以團結。至於國際間的強權角力,佐科威表示,東協不會是任何大國的代理人。
-
東協峰會起鼓 討論緬甸危機、南海主權問題
|東南亞國協10個會員國這禮拜佇印尼首都雅加達舉行外交部長會議,閣有元首高峰會。紲落來閣有東亞高峰會。也因為緬甸政治局勢混亂,中國無咧插附近國家抗議地圖的問題,東協會當發揮啥物款的作用,外界也誠關心。(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
-
民團創「東協青年發展協會」 助新二代提升自我認同
|社福人權全台約有100萬的新住民,新二代學生有30.5萬人。但台灣社會對新住民以及新二代的文化不夠了解,產生誤解,讓他們有些自卑。多個社會團體共同創立「新二代暨東協青年發展協會」,希望透過各類活動培育人才,提升新二代子女自我認同與文化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