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峰會
-
以哈戰爭停火協議後,真能迎來和平?【獨立特派員】
|全球美國斡旋的以哈停火協議,因雙方互信基礎薄弱而迅速破裂,戰俘交換與遺體辨認陷入僵局,加劇加薩嚴峻的人道危機。儘管聯合國指控以色列構成種族滅絕罪,西方主要國家與以色列的軍事及高科技合作仍持續。對台灣而言,軍工貿易與援以計畫也引發國內關於人道與外交立場的深度爭議,顯示和平之路充滿挑戰,加薩戰後治權問題仍待國際釐清。
-
馬達加斯加陷動盪 總統稱受暗殺威脅拒下台
|全球非洲島國馬達加斯加政局陷入動盪,青年主導的抗議行動持續好幾週,也有軍方部分單位倒戈支持示威民眾,抗議者批評總統拉喬利納(Andry Rajoelina)執政失能,並悼念遭鎮壓喪命的示威者。拉喬利納則首度現身電視演說,坦言遭遇暗殺威脅,為了保住性命,被迫轉移到安全地點,但他拒絕辭職。
-
川普赴加薩和平峰會 宣示停火與人道重建
|全球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抵達埃及紅海度假勝地夏姆錫克,和埃及總統塞西(Abdel Fattah al-Sisi)共同主持加薩和平峰會,各方期盼把先前達成的停火和換俘協議,推進為更長期的和平安排。會前美國、卡達還有土耳其等多國領袖合影,川普與塞西隨後簽署文件,宣示落實停火和人道重建的下一步。
-
以哈今互換人質與囚犯 實現第一階段和平協議
|全球以色列與哈瑪斯今(13)日進行了第一階段和平協議,交換人質與囚犯的工作,歷經738天不見天日的折磨,倖存下來的20名人質,以及將近2000名遭以色列囚禁的巴勒斯坦人,終於都重獲自由、返家團聚。這場歷史性的停火,幕後最大的功臣,美國總統川普也在這一天飛抵以色列,在國會發表和平演說,以國議長開場時稱川普是「猶太歷史的巨人」。
-
一週大事/輝達落腳北士科卡關 以哈達成停火協議(2025.10.6-10.12)
|全球《公視新聞網》為您精選一週國內外大事,關注焦點包括:輝達落腳北士科卡關、以哈達成停火協議、諾貝爾獎揭曉、川普再派駐國民兵、花蓮災後復原、賴清德國慶談話、福衛八號首顆衛星將升空。
-
以哈戰爭/加薩和平峰會明埃及舉行 哈瑪斯不出席
|全球以哈戰爭剛滿2年,由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斡旋的第一階段和平協議,目前正在進行中。而由埃及擔任地主國的「加薩和平峰會」,明(13)日將在紅海度假聖地舉行,包括川普、埃及總統塞西(Abdel Fattah al-Sisi)在內的20多國領袖都會出席。目前在美軍監督下,以軍已經把部隊撤到協議劃定的界線,而同一天,哈瑪斯也可望將開始釋放2年前挾持的以色列人質。
-
2人權組織控巴勒斯坦遭種族滅絕 以色列官方駁「毫無根據」
|全球以色列2個人權組織近期陸續發聲,指控以色列正在對巴勒斯坦人進行種族滅絕。以色列政府發言人對此回應,稱相關指控「毫無根據」。在以色列當地也有部分民眾簽署公開信,呼籲政府停止戰爭以歸還人質。據加薩官員宣稱,已有6萬巴勒斯坦人在戰爭中死亡,其中包括1萬多名兒童。
-
烏軍入侵庫斯克州、俄軍反攻 恐成俄烏戰爭關鍵分水嶺
|全球烏克蘭軍隊8月對俄羅斯境內庫斯克州的入侵行動後,俄羅斯展開反攻,在東部前線讓烏軍陷入苦戰。突襲庫斯克成為俄烏戰爭走向的關鍵,未來雙方是否有機會達成協議或暫時停火,帶您來看公視國際記者陳彥婷,來自烏克蘭邊境的採訪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