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塞湖
-
堰塞湖為何接連形成?不定時產生的龐然大物,台灣要怎麼應對?
|環境今(2025)年9月23日馬太鞍溪堰塞湖才溢流潰壩,10月17日太魯閣燕子口又有堰塞湖形成,10月21日馬太鞍溪堰塞湖下游也有新的堰塞湖。為什麼突然間台灣像是很容易形成堰塞湖?我們有能力應對這種大小動輒像一座水庫的不定時炸彈嗎?
-
看見避難弱勢 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警示【獨立特派員】
|環境馬太鞍溪堰塞湖9月23日14點50分左右溢流導致潰壩。這是一場預知的災難,卻還是造成19人死亡、5人失蹤。《獨立特派員》記者走訪光復鄉與鳳林鎮後發現,在每個防災環節都有「避難弱勢」。個人層面包括移工、獨居、不懂國語的原住民長輩,再加上從八月開始就不斷通知狼要來的細胞簡訊,在在降低民眾警覺。制度層面,從中央到地方的防災避難流程疏於實戰演練,連避難疏散地圖都不清不楚。這些都是促成悲劇的主因。
-
花蓮燕子口堰塞湖拆彈成功 工程團隊向立霧溪致敬
|地方花蓮太魯閣燕子口的堰塞湖,經過連日降挖與引流工程,昨(29)日上午壩體已完全被沖毀。所幸洪峰通過後,並沒有傳出災情,相關警戒也在昨日下午4時20分正式解除。受影響封閉的中橫公路台8線,也在昨晚5時恢復「天祥到太魯閣口」路段的管制放行,每日開放5個時段通行。
-
燕子口崩山湖引流成功 今水位恢復原底懸度
|燕子口崩山湖今日 (10/29) 引流成功,規个攏崩落來。林保署表示,因為攏有咧注意,水尾的人攏真平安;也感謝營造公司和團隊,用上少的時間和經費解決問題。抑若夆淹去的台8線磅空和魯丹橋,公路局有去清理,今仔下晡5點已經開放,恢復天祥到太魯閣口逐工5个時段管制放行。(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燕子口堰塞湖降挖引流 壩體潰決水位下降
|生活花蓮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經過連日降挖、引流,終於在今(29)日午後,隨著壩體幾乎完全潰決,堰塞湖的水位也下降到了原本河道的高度。林保署指出,因為防範得宜,立霧溪下游人員與設施也都平安,而遭溢淹的台8線靳珩隧道以及魯丹橋,公路局進場清理後,在今日傍晚5時,恢復天祥至太魯閣口,每天5個時段的管制放行。
-
燕子口堰塞湖壩體已潰決 林保署宣布解除警戒
|地方花蓮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今(29)日持續進行降挖與引流作業,上午11時25分溢流水量逐漸增大,至11時40分壩體已幾乎完全沖毀潰決,大多數水體已傾瀉入立霧溪下游。林保署在確認安全無虞後,下午4時20分正式宣布警戒解除。
-
-
傅崐萁辦堰塞湖受災重建座談會 花蓮議長張峻進場踢桌爆口角
|地方國民黨立委傅崐萁今(27)日舉行「光復鄉堰塞湖受災區重建座談會」,場外則有災民抗議,質疑會議沒告知全數受災戶,進場被阻擋,場外發生兩波衝突,花蓮縣議會議長憤而衝進場內踢桌,傅崐萁怒嗆是暴力行為,場面一度混亂;災民表示災後至今沒有交通工具,屋內重要家電也沒到位,質疑復建內容不透明,不過縣府回應今日啟動「災後復原重建中心」,受理居民各種服務申請。
-
燕子口堰塞湖壩體開挖引流 發細胞簡訊示警勿靠近河道
|地方花蓮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持續壩體降挖工程,今(26)日早上開挖深槽線引流湖水,由於沿線溪床水位可能因此抬升,林保署發出細胞簡訊示警,警方也出動廣播宣導,提醒民眾不要靠近河道。而林保署下午觀察,降壩引流工程已有成效,讓堰塞湖水位緩降,魯丹橋的橋面積水也有退縮。
-
一週大事/台灣首例非洲豬瘟 雙堰塞湖解除紅色警戒(2025.10.20-10.26)
|生活《公視新聞網》為您精選一週國內外大事,關注焦點包括:台灣首度出現非洲豬瘟案例、藝人涉逃兵又一波、堰塞湖雙紅色警戒解除、共伴效應帶來豪雨、新壽允合意解約T17及T18、日本首位女首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