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院所
-
美研發安撫機器人 陪伴長期住院兒童
|全球很多長期住院的兒童病患經常會感覺到孤單、焦慮,美國有科技公司為他們研發出一台安撫機器人,內部的AI程式被設定為7歲的小女孩,可以陪伴病人說話、玩遊戲,看到她走進病房,小病人就開心起來。
-
解決醫護離職潮 賴清德盼健保點值增加
|生活為了解決醫護離職潮,總統賴清德昨(13)日出席台北市醫師公會活動時表示,今(2025)年已經替公立醫院的醫事人員加薪,並期盼健保點值增加。不過護師工會指出,對於這波加薪無感,希望能實質改善執業環境,並將三班護病比入法,才能讓護理師願意留任與久任。
-
助產機構可不接生草案引議 衛福部二度修正設置標準
|生活衛福部預告修正「助產機構設置標準」草案,可以選擇部分業務項目當作開業,形同可不包含接生,在少子化趨勢下,本意為協助轉型,不過引起正反不同意見。衛福部現在再次修正,只就機構的環境設備來規範。
-
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籲健保改革 衛福部:邀相關團體與部長討論
|生活健保給付制度攸關醫療現場人力環環相扣,台灣醫務管理學會再度提出呼籲,希望每年總額持續增加,讓醫療院所有餘裕為醫護加薪,避免關床、人力不足等問題。衛福部回應,相關議題會邀集各醫護相關團體,與新任部長石崇良會面討論。
-
秀林試辦全人整合照護成效佳 健保署將擴增至7縣市
|生活為了落實以病人為中心的整合照護模式,衛福部健保署在花蓮縣秀林鄉首創推動「全人整合照護」試辦方案,在當地推動成效良好,今(2025)年更將挹注3億元經費擴增到7縣市、9個偏鄉地區試辦,預計今年底全數上路。
-
雲林祭護理師留任獎勵每月3千 50公費生每人補助16萬
|地方為了補足護理人力,雲林縣府和11所護理專科院校合作,提出留任獎勵、人才培育及友善職場3大策略,將補助在職第一線護理人員每月3000元留任獎助,以及公費護理系學生每年補助16萬元,將在9月上路。
-
AI機器人成替代人力,人類該如何與它共處協作?【獨立特派員】
|文教科技台灣在少子女化與後疫情時代的雙重衝擊下,正面臨大缺工挑戰,其中製造業與服務業的缺工情況最為嚴重。在這樣的大環境下,AI實體機器人成為替代人力的重要解方,從餐飲業的內外場,到教育現場、醫療院所等多元場域,都已能見到機器人的身影,機械手臂也開始在工廠內取代勞工。真人與AI協作的時代已經來臨,長久的工作與生活模式面臨改變,如何找出改變的平衡點,將是未來的重大關鍵。
-
85歲院長後繼無人 鳳山大東醫院9月底熄燈
|地方高齡化現象,連醫事人員也受到影響。已在高雄鳳山經營50年的大東醫院,3個月前才歡度建院50週年,最近傳出9月底要關門。85歲的老院長證實此事,說自己年事已高,子女又無意接手,才會忍痛收掉醫院,全院107名員工採媒合就業及優渥資遣費方式並行,大東醫院在地50年,許多病患三代都在這看病,知道醫院要收了相當不捨。
-
全球首款華語AI醫療助理 工研院盼提升照護品質
|文教科技工研院今天發表,最新的AI人工智慧平台可以協助醫護人員從行政支援邁向臨床判斷,不僅可將文書作業時間縮短,也可降低離職率約50%到70%,而這也是全球首款專為華語醫療體系設計的AI醫療助理系統,未來將進一步推廣到全台醫療院所及長照機構。
-
國衛院、部桃開發洗手監測系統 免監視器且準確率達72%
|文教科技國家衛生研究院和衛福部桃園醫院合作,開發全球首創的AI物聯網監測系統,只要醫護人員配戴「藍芽追蹤器」,就能得知醫護進入病房前後是否有落實洗手消毒行為,準確率達7成2,希望能藉此有效降低院內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