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頭帳戶
-
誤信假投資遭騙250萬元 汐止夫妻疑想不開輕生
|社會警方破獲1起翡翠詐騙案,詐團透過珠寶直播間誘騙民眾匯款投資、或是買翡翠成品,事後卻不出貨或寄送劣質珠寶,其中涉案人還包括律師。而新北汐止發生1起憾事,一對夫妻因為誤信投資詐騙被騙走約250萬元,儘管報案後警方已經抓到車手,但夫妻倆疑似因為積蓄被騙走,被發現在家輕生。
-
去年青少年刑案嫌犯達4.7萬人 當人頭戶、詐團車手居排名首位
|社會去(2024)年青少年刑案嫌疑人達到4.7萬多人,創下歷年新高,尤其不少年輕車手淪為犯罪集團的免洗筷,抓了一批又被吸收一批,除了警政署點出當前少年犯罪的問題,有立委認為現行法制讓查緝難以溯源,也有立委認為目前少年矯正學校代理教師比率偏高,難以遏止問題根源。
-
詐團騙自然人憑證開立人頭戶 逾10家銀行宣布暫停驗證
|社會近期詐騙集團濫用自然人憑證,開立數位帳戶的案例層出不窮。因為詐團以核貸名義,要求被害人提供自然人憑證和密碼後,大量開設人頭帳戶,直到民眾成為警示戶才察覺受騙。目前已有10多家公、民營銀行,暫停使用自然人憑證作為線上身分驗證方式。
-
假投資詐騙猖狂 詐防中心警察也夆騙千外萬
|一位50外歲的警察夆騙去投資股票,2、3個月內了上千萬,想袂到伊平常時仔是佇刑事局的「詐騙犯罪防制中心」支援行政工課。另外,第一銀行宜蘭分行有幾若个員工,涉嫌替詐騙集團開人頭口座,去夆約談。其中,副理咧複訊了後,以80萬交保。全案會向詐欺、銀行法等罪嫌偵辦。(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台泰警合作破獲不法集團 涉半年替博弈網站洗錢逾153億
|社會台灣與泰國警方合作破獲一起跨國洗錢案件,國內有不法集團涉嫌運用人頭帳戶,替泰國、日本、越南的非法賭博網站處理賭客儲值、點數兌現等業務,甚至經手的金流裡更包含詐騙贓款。員警調查,光是半年協助洗錢超過153億,從中賺取的不法獲利高達1.8億多元,在台嫌犯有23人落網,被依洗錢等罪嫌移送。
-
詐團用名人當噱頭 誘民眾下載假投資App
|社會黃仁勳等名人又被詐騙集團濫用在假投資廣告上。警方調查,國內的兩大幫派共組詐騙集團,吸收未成年做車手,以名人當做噱頭,把人邀入LINE群,引誘下載假的投資App,只要被害人匯錢,還會送燕窩禮盒;初步清查有5位民眾受害,損失超過6000萬,甚至詐騙手法再進化。警方也提醒,QR Code的使用必須留意,無論主動掃描或是提供收款碼,都有被詐騙集團利用的風險。
-
LINE警示3月詐騙案暴增80% 盜取民眾帳號最多
|社會詐騙案頻傳。台南警方接獲報案,發現詐騙集團利用社群軟體Instagram假冒公益平台,張貼小額捐款抽獎活動,聲稱只要捐款100元就能獲得小禮物並參加抽獎。民眾誤信後收到中獎通知,聽從詐團指示,交付提款卡與密碼,詐團再透過假網拍詐騙其他人匯款至人頭帳戶並提款,導致原本做愛心的民眾淪為詐欺共犯。此外,通訊軟體LINE發布公告,3月詐騙案件暴增80%,其中以盜取民眾帳號最為嚴重。
-
移工逾千億跨境匯款 成詐騙集團肥羊
|社會台灣被戲稱為詐騙王國已非新聞,現在連81萬名在台移工也是詐騙者眼中的肥羊。民間團體調查保守推估,移工被詐騙金額至少新台幣17億元。對比台灣人被騙類型,移工多了「跨境匯款」。監察院推估,每年上千億匯款中,至少有四成經由非法管道匯兌。綜合分析移工選擇非法管道因素,包括是否有母國語言、金融可近性以及手續費高低。台灣防詐資訊以中文為主,移工恐成詐騙防護網的漏洞。
-
愛心菜販陳樹菊分享遇詐經驗 強調貪念是被騙關鍵
|社會為了預防詐騙,台東縣府邀請愛心菜販陳樹菊現身反詐,分享自身經驗。陳樹菊呼籲大家,貪念是被騙的關鍵,也強調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行政院會今(28)日通過「打詐綱領2.0」將於明(2025)年1月上路,增加防詐面向,希望從源頭打擊詐欺,目標包括每年攔阻100億元的詐騙金額、攔阻6萬則社群平台詐騙廣告。
-
政院揭「打詐行動綱領2.0版」 網路廣告實名制子法估月底發布
|生活行政院會今日公布「打詐策略行動綱領2.0版」,新增數位經濟防詐面向,其中廣告平台實名制的相關子法將於本月底前發布。另外新版本也設立「強化防詐意識、減少發生數、降低財損數」3大目標,全面抑制詐欺犯罪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