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造潛艦
-
AIT盼台灣朝野挺國防預算 管碧玲哽咽籲在野支持
|政治總統賴清德日前在團結國家第4講,指在野凍刪國防預算,影響國際視聽,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谷立言,也表達對台灣國防預算的關切。立法院3日下午協商4100億元的《強化安全韌性特別條例》,立法院會預計明(4)日處理;其中強化國土防衛韌性部分,共編列約1500億。為了爭取外界支持,海委會主委管碧玲今日在行政院會後記者會說明時,還當場在台上激動哽咽,呼籲在野共同支持。
-
國造海鯤號二度海測 顧立雄:34項目順利進行
|國造藏水艦海鯤號,今仔日(6/26)展開第二改的海上測試,這改欲測驗的是「浮航」的能力。國防部長顧立雄表示,海測有34个項目,海鯤號這改驗好了後,會閣試藏水50米佮200米,照計畫會佇9月完成海測。(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海鯤號二度海測 海軍:按計畫9月完成
|政治國造潛艦海鯤號先前首度進行海上測試,睽違9天後,今(26)日再次展開第2次的海測。海軍官兵、台船人員上午站在海鯤號的甲板上,出海進行浮航測試。國防部長顧立雄表示,海測約34個項目按計畫推進;海軍表示,海鯤號完成浮航測試後,將展開50公尺淺水潛航、200公尺深水潛航與各系統驗證測試,仍按計畫在9月完成海測。
-
海鯤號海試致船身噗起來? 台船:是被動聲納
|頭一隻國造藏水艦海鯤號,6/17進行海試,毋過藏水艦的外觀有噗起來佮凹落去的情形,就有人講是測試了後才會變形的。台船公司表示,噗起來是聲納設備的所在,毋是變形。有立委認為,這款烏白放風聲,講藏水艦變形,有可能是中共的認知作戰。(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海鯤號遭疑艦體凸起變形 台船澄清:為被動測距聲納
|政治首艘國造潛艦海鯤號17日進行海試,不過由於艦身外觀有數點凸起,跟船殼凹凸不平整的情況,被質疑是因為出海測試導致艇體變形。台船澄清,凸起處是被動測距聲納,絕沒有艇體變形的狀況。專家分析,艦身凸起可能會影響航速,甚至導致水下噪音問題,期待海鯤號或是後續艦能改善,有更平滑的外觀設計。
-
首艘國造潛艦海鯤號今出港海測 估11月如期交艦
|政治台灣首艘國造潛艦海鯤號今(17)日首次出港進行海測,歷經4年多建造及相關測試的海鯤號,進度一度受光電桅杆延遲交貨而延宕,如今在台船及海軍的全力趕工配合下,只剩海測這最後一哩路。預計9月可完成浮航、潛航及作戰測試,如期在11月交艦成軍,提升我國的作戰防禦能力。
-
海鯤號高雄港自主浮航 學者:海試前除錯
|政治國造潛艦海鯤號14日下午首度用自主動力在高雄港內浮航,進行多次的迴轉或繞行,帆罩也伸出3支光電桅杆。由於海試持續延宕,讓外界更關注海鯤號何時才能出海。學者分析,這次浮航算是海試前的除錯階段,而且光電桅杆、呼吸管、航海雷達豎起都是重要指標,象徵距離海試的階段愈來愈近。
-
國造無人機使用中製晶片 顧立雄:採全機非紅、加強管控
|政治國造潛艦原型艦海鯤號原訂4月底之前應該完成泊港測試進行海測,卻延宕至今,國防部長顧立雄表示一切必須以安全為優先,沒有開始海測的時間表。而朝野立委也關注,國造無人機竟然使用中製網路晶片,顧立雄則強調,兩個案件都是在驗收時主動發現,也重申無人機是採「全機非紅」,量產會加強管控。
-
「海鯤號」海測閣延? 部長:安全上代先、無時間表
|國造藏水艦的原型艦—海鯤號,本底4月底欲進行海測,煞一直拖到今。國防部長顧立雄表示一切是安全囥代先,無開始海測的時間表。而朝野立委也關注,國造的無人機竟然使用中國製造的網路晶片?顧立雄強調,兩个案件都是咧驗收的時主動發現,也強調無人機規隻攏袂當有中國製造的成分,量產會加強管控。(此則新聞標題、內文為臺語文。)
-
海鯤艦傳未排除故障急海測 顧立雄駁斥稱報導臆測
|政治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今(14)日要處理國防部首波預算解凍案,有立委質詢時提出,在國防部業務預算要等到執行達30%才能提出解凍,憂心這段空白期會讓中共侵擾由演轉戰、趁虛而入,國防部長顧立雄喊話希望可以在5月底前處理。另外,針對日前傳出海鯤艦還沒未完成缺改就急著要進行海測,顧立雄則表示相關報導都是臆測,所有計畫還是以安全為最高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