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架F-16V戰機交運進度掛零 防長:美方成立專案辦公室督導
近期國軍裝備採購屢傳進度延宕,根據報告顯示,國防部對美軍購25案中,進度超前的有海馬士遠程精準火力打擊系統1案,進度正常21案,而延宕的3個項目分別是AGM-154C飛彈、MK-48重型魚雷,還有原定明年底就應該全數交運的66架F-16V戰機。
顧立雄說明,「今年就已經會完成10架的組裝,還有待測試的過程。那在線的連同這10架加起來,總共有50架在線組裝,加班趕工的一個階段,用2班制20小時在進行。66 架全數完成交運,我們當然覺得有一定的風險跟挑戰,但明年一定可以看到F-16V的交運。」
國防部表示,美方已針對這3案成立專案辦公室,要盡最大努力。不過先前遭質疑延宕的還包含魚叉飛彈、刺針飛彈,卻沒有列在國防部的報告項目內?顧立雄解釋,依據與美方簽約的發價書期程,都還在交運時間點之前、沒有延宕,也透露向美採購500枚刺針飛彈,現加購到2621枚,依規劃今年第4季可以獲得第一批。
國民黨立委馬文君質疑,「魚叉飛彈當初要建案的時候是用戰備急需建案的,本來是5年的期程,現在變成10年,剛剛聽到報告的時候好像變成12年了。你通通把它往後延當然進度正常,我們找各種理由,幫所有廠商去解套而且還不斷付錢。」
除了軍購,在執行的458案商購案中,2案進度落後的就包含了各界關切的國造潛艦海鯤號,在第3次浮航測試後就回港調校、沒再出港,等於進度成謎。
民眾黨立委黃國昌詢問,「下一個階段的潛航測試什麼時候要進行?」顧立雄回應,「按照現在的狀況來講的話,我們會預期應該會在11月來進行浮航測試。」
對於外傳的「出海就滲水」,不僅台船,海軍參謀長邱俊榮3日也當面駁斥。而依照合約,海鯤號原定要在11月交付海軍,完成浮航、潛航等科目,還有操雷射擊驗證。雖然每日對台船祭出19萬罰款,但顧立雄強調,祭罰不是目的,只是督促的手段,建造完成才是最大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