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
-
台南丹娜絲部分受災屋頂仍未修 地方緊急更換帆布、勸導撤離
|文教科技鳳凰颱風預估從南部登陸,因7月丹娜絲颱風受災嚴重的台南,目前復原9成以上,但還有是少部分受災戶屋頂還蓋著帆布還沒修繕,因此地方緊急啟動各項防災措施,包括重新更換新帆布、移置收容所等措施,提供災民預先防護,一早後壁區公所人員和里長也逐戶柔性勸導撤離。
-
桃園龍岡擬設室內靶場 民政局要求軍方提出配套
|文教科技國防部計畫在桃園中壢龍岡地區增設輕兵器室內靶場,範圍涵蓋6個里、約2萬9865人口,引起居民反彈,要求市府全力阻止。民政局表示,已反映地方意見,要求軍方提出充分配套。
-
列管同仁臉書要求按讚分享 高雄三民區長遭調職
|地方高雄市三民區公所要求同仁臉書帳號必須交出列冊管理,如果沒有臉書帳號也會由公所協助創設,來增加公所政策在社群的推廣率,也會不定期查核員工帳號是否有確實按讚、追蹤。事件透過民代曝光,市府回應,此案屬單一個案,已將該區長調離、轉任非主管職,也會針對疏失追究相關責任。
-
人口連19個月負成長 金門、連江、臺北減上濟
|台語新聞臺灣人囝愈生愈少,根據內政部上新的資料,到今年7月底,咱國總人口是2333萬外人,連紲19個月倒勼,其中金門、連江佮臺北的人口減上濟。若看臺北的部份,因為厝貴甲人蹛袂起,加上交通利便,所以真濟人選擇蹛佇附近的新北佮桃園,逐工通勤。(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台灣人口連19個月負成長 金門、連江、台北流失最多
|生活台灣正面臨嚴峻的少子化危機,根據內政部公布的最新戶口統計資料顯示,截至今(2025)年7月底,人口總數為2333萬多人,人口連續19個月負成長,以縣市別來看的話,金門縣、連江縣、台北市人口減少最多。不少民眾直言,北市的高房價讓人望之卻步,加上捷運系統便利,導致許多人選擇住在房價相對低的新北、桃園,再透過通勤到台北市工作。
-
花蓮學田村長有中國籍 公所共解職、全臺頭例
|台語新聞內政部今年1月查出全臺灣有5位村里長猶有中國籍,其中,花蓮富里學田村的村長鄧萬華,佇8/1予鄉公所解職,是目前的頭一例。這位村長誠不滿,欲提起訴願。另外,雙北佮桃園閣有其他4位中國配偶做里長,市政府等單位攏猶咧研議,看欲按怎處理。(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花蓮陸配村長遭解職 北部有4里長類似情況仍處理中
|政治內政部今(2025)年1月查出全台有5位村里長具有中國籍身分,其中花蓮縣富里鄉學田村長鄧萬華在1日被鄉公所解職,創下全台首例,鄧萬華不滿將提起訴願。另外,在雙北以及桃園,也有4位陸配里長面臨類似狀況,有待釐清,市府等單位都在研議處理當中。
-
台南以國際友誼城市命名新路 民眾指「西柯汶納街」等缺在地性
|地方台南市政府近期在不少重劃區內,以國際友好或姐妹市作為新道路命名,部分民眾覺得諧音不好聽,也有民眾認為缺乏在地性,無法理解意義。對此市府解釋,主要為了凸顯台南是國際友善的城市,也希望能夠提高國際能見度,地方上的聲音市府會虛心聆聽,作為日後道路命名時參酌。
-
中正路、經國路欲改名 劉世芳:有共識才推動
|台語新聞落實轉型正義!內政部推動全臺灣叫「中正路」和「經國路」愛改路名,引起討論。內政部長劉世芳今仔日(6/2)表示,改路名、去除雕像,若準有困擾,中央、地方和在地居民有共識了後,才來推動。(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內政部推中正路、經國路改名 劉世芳:獲3方共識才推動
|政治落實轉型正義,內政部推動全台「中正路」和「經國路」命名的街道改名,掀起在野及地方首長有不同聲音。內政部長劉世芳今(2)日表示,更改路名或去除雕像時,如果有困擾會在中央、地方和在地居民取得共識後才推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