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水域
-
中東石油運輸必經要道 荷姆茲海峽長年遭伊朗嚴控
|全球中東局勢再度惡化,伊朗揚言要封鎖荷姆茲海峽,這條海峽是波斯灣與阿拉伯海之間的海上咽喉,更是石油天然氣等能源運輸的大動脈。中東各國的石油輸出,每天大約有2千萬桶左右原油都要經過這裡,因此掌握荷姆茲海峽,等於掌握了全球的石油輸出。
-
UN海洋大會促公海條約生效 馬克宏:海洋與格陵蘭皆非賣品
|全球聯合國第3屆海洋大會9日在法國尼斯登場,今(2025)年重要議程要力拚《公海條約》生效。由於美國總統川普選擇不參加此次會議,東道主元首、法國總統馬克宏在主持會議時強調,海洋跟格陵蘭一樣都是非賣品。聯合國秘書長古提瑞斯(Antonio Guterres)也敦促各國,盡速批准《公海條約》。
-
偷渡加納利群島失蹤死亡人數增 居民嘆:都是移民制度受害者
|全球近年來從非洲國家前往歐洲的非法移民、人數減少,去年比2015年減少三分之一,今年預期也將進一步下降;不過西班牙加納利群島,位在西非外海,今年已有超過4萬人冒險渡海至此,死亡或失蹤人數也大幅增加61%,達到891人。有當地居民就感嘆,他們和這些移民都是制度下的受害者。
-
中國與俄軍機聯手巡航 觸動日韓升空監控
|兩岸中國擴張軍事行動,近期與俄羅斯軍機聯手巡航,觸動日韓戰機升空監控。法國航艦打擊群也展開印太部署,戴高樂號航空母艦已經出港,將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區參加聯合軍演,英國明(2025)年也將派航艦訪問新加坡,在太平洋展開新的軍事部署。
-
新首相石破茂推「亞洲版北約」 日外長:作中長期計畫
|全球日本新任首相石破茂推動成立「亞洲北約」,不過日本新任外長岩屋毅昨(2)日坦言,要在亞洲建立承擔共同防禦義務的組織短時間相當困難,而是作為中長期計畫嚴格審視;此外,德國軍艦昨日在新加坡海軍基地靠岸,針對德艦9月曾經穿越台海,德國海軍少將舒爾茨透露,當時被中共軍艦密切跟監。
-
第79屆聯合國大會登場 民團發起遊行籲國際挺台入聯
|政治第79屆聯合國大會登場,今(2024)年會員國高階代表總辯論將在24日舉行,主題為「不遺漏任何人」,對此外交部表示,今年首要任務是向國際澄清,聯大第2758號決議內容並非中國所指的一中原則,呼籲聯合國應接納台灣,而民團與僑界也舉行挺台遊行活動,吸引500多人參與,聲勢超越往年。
-
葉門叛軍青年運動飛彈襲貨輪釀3死 稱為美國船舶美方否認
|全球以哈戰爭引發的紅海危機持續緊張,葉門叛軍青年運動6日對1艘在亞丁灣航行的貨輪,發動飛彈攻擊;結果造成3名船員死亡,這是青年運動襲擊紅海商船以來,首度有人員死亡。
-
拜登:中國經濟陷困境 無力加速侵台
|兩岸到越南訪問的美國總統拜登證實,印度G20峰會期間,曾經和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會談,並且指出,中國的經濟危機讓習近平相當忙碌,無力藉此加速侵台腳步。然而中國不放棄對台武嚇,我國防部公布,今(11)日不只有13架次共機擾台,中共山東號航母編隊也再次現蹤台海。
-
UN通過首部公海條約 保護全球逾6成海洋面積
|全球19日聯合國通過全球第一個保護公海的國際條約,該法將海洋生物保護範圍擴大至全球海洋面積6成以上的國際水域。另外由於地球暖化,最新報告指出,興都庫什—喜馬拉雅的冰川到本世紀末恐怕消融75%,該區2.4億人生活將受衝擊。
-
聯合國通過歷史性協議 公海條約將護30%海洋
|全球歷經20年協商,聯合國4日達成一項保護全球海洋和生物多樣性的歷史性協議。這份聯合國「公海條約」,將在2030年前,將全球30%的海洋納入保護範圍以復育海洋生物,並且確立富國和開發中國家可均分海洋生物資源的開發成本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