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
-
高市台灣有事論引中日外交風波 中國籲民眾避免赴日本
|全球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在國會答詢時有關「台灣有事」的發言,以及中國外交官薛劍後續發文,在日本與中國的外交界仍舊餘波盪漾。日方重申高市首相所說不違反《國際法》,沒有必要撤回。至於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的「斬首」貼文則引發日方揚言驅逐,中方對此指控日本是在轉移焦點。
-
蕭美琴赴歐演說今返國 蔡英文訪德「接力外交」
|政治副總統蕭美琴今(9)日早上返抵國門,由於日前她應邀進入歐洲議會發表演說創下紀錄,在桃機發表談話時特別強調,台灣是動盪世界中值得信賴的夥伴。另外前總統蔡英文昨(8)晚也出發前往德國,要出席柏林自由會議,將發表演說,她強調「外交是一棒接一棒」。學者分析,由於近年歐洲跟北京關係趨向僵化,反倒是台灣外交的突破機會,台歐關係可望持續實質深化。
-
美眾議員籲「豪豬化」台灣 嚇阻中共武力犯台
|全球川習會後,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仍未正面回應是否協防台灣,共和黨籍的眾議員麥考米克(Rich McCormick)指出,台灣掌握先進晶片的生產製造,美國必須保護與「豪豬化」台灣,嚇阻中國武力犯台。
-
APEC峰會10月底登場 美中日韓各有雙邊會談
|全球APEC領袖峰會月底就要登場,包括美國總統川普、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還有新上任的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加上地主的韓國總統李在明,將分別舉行雙邊會談。學者分析指出,各國勢必利用APEC場合,進行外交經貿的合縱連橫,強化各自的小圈圈,而APEC當年成立的宗旨,卻已就成了過眼雲煙。
-
川普亞洲行將會晤高市早苗 APEC峰會擬見習近平
|全球美國總統川普即將從這個週末開始,展開為期1個多星期的亞洲之行,除了出席在馬來西亞的東協高峰會,也將到日本會見剛出爐的首相高市早苗,之後將轉往韓國參加亞太經合會的高峰會,預計屆時要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除了近來引發全球關注的高科技與農產品經貿議題,面對記者追問是否擔憂中國會在2027年對台灣動武,川普認為,以美國的軍事與經貿實力,中國不會願意把事情搞砸。
-
美打造關島基地防衛系統 林佳龍:因應中國軍事擴張
|政治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隨著中共快速提升飛彈能力,美方也同步全力打造關島基地的防衛系統,目的就是要嚇阻對岸對台動武。外交部長林佳龍說,美方的舉動當然是因應中國軍事擴張,他更提到外交部明(2026)年度預算增加109億,同樣是因應中國持續打壓台灣國際空間、施壓我國邦交,所以必須結合公私資源進行不對稱戰略。
-
美打造關島基地防衛系統 林佳龍:因應中國軍事擴張
|政治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隨著中共快速提升飛彈能力,美方也同步全力打造關島基地的防衛系統,目的就是要嚇阻對岸對台動武。外交部長林佳龍說,美方的舉動當然是因應中國軍事擴張,他更提到外交部明(2026)年度預算增加109億,同樣是因應中國持續打壓台灣國際空間、施壓我國邦交,所以必須結合公私資源進行不對稱戰略。
-
-
高市早苗有望成日首相 日媒:將遇內政、外交挑戰
|全球日本前經濟安保大臣高市早苗當選自民黨新任黨魁,有望成為日本第1位女首相,但在內政外交上將面臨一連串挑戰,包括在少數執政的情況下,如何與在野黨合作,以及日媒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可能在27日訪問日本,美日關係怎麼發展都受到關注。對台政策上,學者表示,雖然高市早苗被視為親台派議員,但她如果成為首相後,恐怕難以在檯面上有過多表態。
-
生活貧困、軍事活動污染魚類 馬紹爾群島居民平均壽命52歲
|中太平洋的台灣友邦馬紹爾群島,是美國防禦中國或俄羅斯飛彈襲擊、維持區域霸權的戰略重鎮,但美軍基地的存在卻對居民造成負擔,他們被迫搬到狹小的島嶼,只能吃廉價的加工食品。加上軍事活動污染沿海魚類,讓島民普遍都不太健康,平均壽命只有52歲,跟美軍基地裡豐衣足食、優美環境有天壤之別,這樣的困境也讓中國有了挖牆腳的可趁之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