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購
-
明年國防預算9495億元創新高 佔GDP3.32%
|政治行政院會今(21)日通過明(2026)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其中國防預算金額創下史上新高,總計達到9495億元,預計占GDP的3.32%。行政院長卓榮泰強調,是因為這次參考北約標準,有納入退除役官兵給付及海巡署支出一起計算,也是向國際展現維護國家安全的決心。
-
華郵稱關稅談判涉及台灣軍購 美國務院不予置評
|產經根據美國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跟各國的關稅談判可能延伸到國安跟軍事層面,像是可能要求台灣增加軍費或加大對美軍購。不過美國國務院回應,不評論華郵報導。另外由於總統賴清德宣示明(2026)年國防預算將達GDP的3%以上。傳出最快9月,國防部將提出規模可望達7000億以上的軍購特別預算。
-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擴大軍購 國防部:將著重建構不對稱戰力
|產經因應美國總統川普對台的對等關稅政策,總統賴清德宣布要加大包含軍購在內的對美採購,國防部也提出軍購清單,外界關注是否包含E-2D預警機、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等武器裝備,國防部長顧立雄表示,會著重不對稱關鍵戰力建構等4大面向跟美方溝通,在未完成建案前不會對外公開詳細項目。
-
美重大軍購僅F6V等2項延宕 未來有望與美合作生產無人機
|政治台美軍售延宕影響建軍備戰,備受關注,國防部長顧立雄今(11)日證實,我方對美重大軍只剩2項延宕,包括F6V戰機與AGM54C飛彈;此外,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谷立言(Raymond Greene)提到,美方將會把重心放在台海防衛,台美在無人機與衛星系統未來有在地合作生產的可能,學者分析有助提升國內生產量能。
-
日媒稱台恐被迫增美軍購 顧立雄:未感受強賣不適合武器
|政治美國準國防部次長柯伯吉呼籲,台灣軍費應達到GDP的10%,而日經亞洲報導,台灣恐怕被迫買更多美國武器,彌補台美貿易失衡。對此,國防部長顧立雄表示,台美武器採購,從沒感覺到美方故意塞一些不需要的武器給我們,國防預算規劃目前仍依總統賴清德政策指示,以GDP 3%為目標。
-
路透揭我國擬對美軍購百億美元 國防部:滾動調整兵力整建計畫
|政治外媒《路透社》獨家報導,台灣正在跟華府商談軍購,考慮採購金額介於70億至100億美元的軍武,期盼在中國持續對台施加軍事壓力之際,贏得川普政府的支持。對此,我國防部回應,對相關報導不予評論,但都會依據敵情威脅,滾動式修正調整兵力整建計畫,會依照需求透過軍購、商售、自製三方式籌獲相關裝備。
-
美準國安顧問盼加速交付台軍武 顧立雄樂見美方關注
|政治國軍對美重大軍購延宕,包括F-16V丶M1A2T戰車、岸置魚叉飛彈和AGM-154C精準彈藥,影響國軍建軍備戰。美國準國安顧問瓦爾茲高度關切,表示應加速交付台灣超過200億美元的軍備;國防部長顧立雄表示樂見看到這樣的訊息,也指向美採購66架F-16V首架組裝完成,希望3月完成測試。
-
外媒報導台向美提4800億軍購 顧立雄:依不對稱作戰提需求
|政治《金融時報》報導,台灣有意向美方提出4800億美元的大規模軍購,展現自我防衛能力的決心。國防部長顧立雄今(13)日表示,會根據不對稱戰力的建構等4大面向向美方提出需求。至於軍購清單包含F-35等先進武器,顧立雄則說特定武器裝備基於台美默契與慣例,不會主動對外說明。
-
5家美商洽購我國除役F-5戰機 專家、立委認為符合台美利益
|政治在台灣服役超過47年的F-5戰機,去(2023)年解除戰備,空軍證實已經有5間美商洽詢價購我方退役的F-5。專家分析,F-5回賣美方既可以免除銷毀成本,又能獲得一筆國防資金。另外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台灣將向美國提出包括神盾驅逐艦、F-35戰機在內的5千億軍購計畫,向贏得大選的川普展示抗中決心。國防部回應,持續依照作戰需求、籌獲武器裝備。總統府則表示,台美之間本來一段時間都有軍事需求盤整、討論,但目前沒有新一階段的討論。
-
傳對美軍購案延宕 國防部:2025將全數或甚至提前交運
|兩岸中共二十大軍委人事出爐,是否加速對台動作?國防部長邱國正表示,看得出對台將更強硬,中國有所準備,國軍人事也會有所調整。至於對美軍購被質疑交貨延宕,國防部表示美國會在最後1年全數交運,沒有延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