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戰
-
日參政黨崛起重日本人優先 學者:二戰前右翼思想已種下
|全球日本今(2025)年7月的參議院選舉,讓原本默默無名、打著「日本人優先」口號的在野政黨「參政黨」,一躍成為選戰最大黑馬,奪下14席,這也反映日本民眾對執政黨自民黨的不滿,凸顯出右翼勢力再度抬頭。有學者分析,日本右翼主義其實歷史悠久,早在二戰前,就已埋下根基。
-
日執政聯盟參院選舉失利 石破茂:不會為選戰慘敗下台
|全球日本參議院選戰結果出爐,聯合執政的自民黨獲得39席、公明黨8席,主要在野黨立憲民主黨22席、維新黨7席、國民民主黨17席,參政黨則是一口氣拿下14席。執政聯盟選戰失利,席次大幅減少,也失去了參院過半的優勢,讓黨內出現汰換首相石破茂的聲浪。石破茂下午召開記者會,承認受到選民嚴厲的審判,但為了避免國家政務停滯,將會繼續留任首相,不會為了選戰慘敗下台。
-
南韓總統補選選戰前夕 近20名北韓士兵越界被驅離
|全球朝鮮半島傳出江原道非軍事區附近,近20名北韓士兵越過邊界向南方前進約50到100公尺。韓國守軍先是使用步槍等個人武器實施警告射擊,並派出隊伍向北驅離。而韓國目前補選選戰才要開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代表李在明今(9)日宣布請辭,被解讀為將參選第21屆總統。
-
英國《衛報》退出社群平台X 控馬斯克操弄美國大選
|全球川普(Donald Trump)在美國總統大選中贏得壓倒性的勝利,助攻的特斯拉總裁馬斯克(Elon Musk)被川普形容功不可沒。外界發現,競選期間馬斯克利用自家的X平台傳佈有利於川普的言論,目前包括英國《衛報》、西班牙《先鋒報》和瑞典《每日新聞報》都宣布退出X平台。法國有學者也呼籲,公民時代要採取組織性的團體行動,遏止有毒言論平台的戕害。
-
2024美選倒數計時,候選人政策對台灣的影響?
|政治2024年被稱為「選舉年」,全球共76國舉辦大選,11月的美國總統大選無疑是今年眾所矚目的壓軸場。隨著俄烏戰爭、中東戰爭、印太緊張局勢等地緣衝突下,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國家,美國下任領袖的選擇更顯關鍵。身在地緣衝突最前線的台灣,專家對台建議有三:切勿選邊站,而是成為美國兩黨共識議題;培育國際談判人才,以及新東向台商須留意友岸外包趨勢。
-
自由派重鎮舊金山治安惡化 市長選戰路線向中間派修正
|全球11月5日的美國總統大選,同時還將進行國會議員與地方首長投票以及一系列地方公投。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的家鄉加州是傳統鋼鐵藍的民主黨票倉,北部大城舊金山更是自由派風氣最盛的城市之一,不過疫情之後通膨飆漲,住房危機與嚴重的毒品與犯罪問題,讓選民期盼改變。這次舊金山市長選戰,政治風向顯著往中間溫和路線修正。
-
美選民調陷僵局 專家分析「10月驚奇」恐撼動選戰
|美國總統大選進入最後倒數,川普(Donald Trump)與賀錦麗(Kamala Harris)民調仍在僵局。2大陣營都密切關注這個階段,任何一點突發事件都可能影響勝負的10月驚奇(October Surprise),2位候選人也頻繁接受專訪,造訪搖擺州固票。
-
日本自民黨魁選舉經2輪 由石破茂逆轉高市早苗當選
|全球日本執政黨自民黨的黨魁投開票,在當地下午1時展開,第一輪投票中,由於無人獲得過半票數,由有安倍接班人之稱的女性候選人高市早苗,與自民黨前幹事長石破茂2人獲得9名候選人中的前2名高票,進入第二輪投票競爭。最後由石破茂逆轉勝,獲選成為自民黨新黨魁,這也意味著,下一任日本首相將由石破茂出任。
-
日本自民黨黨魁選戰開打 9名候選人辯論提及台海問題
|全球日本執政黨自民黨的黨魁選戰正式展開,史上最多的9名候選人獲邀上節目展開辯論,在談到台海問題時,聚焦在「台灣有事」,也就是台灣出現緊急狀況時,將如何應對、撤離旅台的日本公民。部分候選人都認為,需要事先模擬做好準備,並且快速掌握當下資訊,制定應對策略。
-
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史上最激烈 預計共9人爭奪黨魁寶座
|全球日本執政黨自民黨的黨魁選戰,將在12日公告候選人、27日進行投開票。這一屆選戰,堪稱是自民黨史上最多人參選競爭的一屆,預計將有包括前幹事長石破茂、前環境大臣小泉進次郎等,共9人競爭。其中還有2名女性參選人,分別是現任外務大臣上川陽子、與經濟安全保障擔當大臣高市早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