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去年受僱年均總薪73.2萬 近7成上班族未達平均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主計總處公布去(2024)年全體受僱員工全年總薪資平均數73.2萬,但卻有近7成的上班族年薪沒有達到平均水準,凸顯極端高薪族群拉高整體平均值。學者認為,政府如果過度干預薪資政策,可能會引起反彈,建議可以透過社會福利等政策,降低或補助民眾住宅成本等方式,也能解決「薪資M型化」問題。

奮力手打檸檬,熟練的倒出手搖飲,別看他是一家連鎖手搖飲的店長,他說剛入行餐飲時起薪3萬初,這11年來靠著不斷在餐飲業跳槽和升職,才讓他的月薪晉級到5萬元左右。

連鎖手搖飲店長吳星逵說:「餐飲業的薪水,其實滿讓人家常詬病的一個點,就是好像薪水一直加不上去。以我這樣這麼多年的經驗,其實我自己深刻體會是,唯有不斷透過換不同行業的工作,去提升自己的產業價值,才有辦法職位越換越高、薪水越開越好。」

連鎖手搖飲督導許家玟則分享,「剛開始的話,薪水當然沒有像其他的科技業這麼好,對於我們公司也是都有考核,或者是相對的評比,所以就會慢慢地調整薪資。」

儘管台灣今(2025)年的經濟成長率可望坐5望6,但這經濟果實卻似乎難以達到全民共享。

主計總處公布,去年受僱員工全年平均總薪資73.2萬元,換算下來,等於平均月薪是6.1萬元。但卻有近7成的上班族領不到平均總薪資,這樣的比率創下歷年來第二高。

全國產工認為,去年立院三讀通過《中小企業發展條例》,鼓勵企業為勞工加薪,就能在課稅所得中抵減175%,建議主管機關應該介入調查實施成效。

全國產業總工會理事長戴國榮表示,「是不是因為政策性的誘因,營業所得的抵減率175%,對於雇主來講沒有誘因的話,是不是還要檢討適度地調高。」

台大國發所兼任副教授辛炳隆認為,「讓這個獨立董事也好,或是薪酬管理委員會也好,可以有勞方的代表那這樣的話,他就可以去做一個薪資平衡的作用。」

學者認為,政府很難過度干預私部門的薪資政策,但能透過補助或降低低薪民眾在住宅或交通等生活成本的開銷,讓民眾即使薪水不高,但也不會因為負擔大,備感壓力。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