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塞湖溢流淤泥重壓良田 光復鄉農民嘆復耕難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0923光復堰塞湖溢流後,上千公頃的土地遭到淤泥淹沒,其中600多公頃是農地,農民損失慘重又無法耕作,因此花蓮農改場特別前往協助復耕。
種植7甲地水稻的林先生農地目前還是一片淤泥,別說今(2025)年的水稻全毀,就連設備也都付之一炬,災後2個月想復耕但卻沒有能力。
光復農友林紘新指出,「只能那一整片我先休耕一年,這期收割全部死,工錢肥料跟我們秧苗那些扣一扣還有嗎?」
另外農地裡還有垃圾,加上淤泥的不透氣對作物來說會造成根部無法呼吸,因此農民還是認為必須將淤泥清走,再回填適合種植用的土方。
光復農友黃女士表示,「民間的施工單位就譬如說是怪手那些,我們有估價,那因為政府給我們1甲地復耕的錢是10萬塊,可是事實上10萬塊做不出來。」
為協助受災農民,花蓮農改場特別前往光復舉辦復耕技術講習會,協助評估農地淤泥淹沒程度並檢測有無重金屬污染,指導農民進行農地改良。
農業部花蓮農改場秘書葉育哲回應,「就溢流的整個田土淤積都是安全乾淨,但是它就缺少有機肥,所以在農地復耕的時候我們就是指導農民要加入有機肥跟它混拌,那如果淤積比較深的就是在表層混拌有機質。」
但馬太鞍溪南側堤防淤泥較深的田區,例如香草場、佛祖街周遭復耕就較為困難,農業部正研議以價購或是換地方式處理,但須尊重農民意願。
蔡思培/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