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災後已2個月 市區仍有民眾排隊領餐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日前立法院初審通過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重建特別預算案,270億的經費該怎麼用也引起光復鄉民關心,為此光復鄉公所舉辦共識會議與鄉民進行討論。
災後2個月後的光復鄉,居民從零開始的生活並不容易,市區還是常見到大排長龍的民眾在領餐,到了傍晚街上幾乎沒有店家開門做生意。
光復鄉民表示,「蕭條,只要大概6點、7點,光復鄉全部又回歸到好像我小時候一樣,有一陣子也是這樣黑黑暗暗的,路上都沒有人。」
鄉民強調,百業蕭條是光復災情的延續,因此希望明(2026)年中央給花蓮縣府的148億統籌分配稅款,能提撥部分經費成立鄉內的發展基金。
光復鄉居民蘇建昌認為,「光復鄉的產業發展基金提撥那個(縣預算)140幾億,提撥20%到25%,我們商家是不是有更多的利益來去幫助,才是在我們重建我們家園跟產業。」
此外,針對立法院日前初審通過的馬太鞍堰塞湖災後重建特別預算案,270億的經費該如何使用?因包括周遭河川都要疏濬,還有500多公頃的農田遭淹沒,仍待整理。
光復鄉長林清水說明,「第1個就是安全最重要,整個堰塞湖如果沒有解決,整個馬太鞍溪疏濬沒做好,光復鄉永遠是在一個很不安定的心理狀況下;第2個就是希望我們光復經濟活絡,希望政府來重視。」
至於堰塞湖對光復鄉所造成的災情,鄉民也建議公所及鄉代會組成國賠專案小組,對相關行政部門是否有疏失提起告訴。
蔡思培/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