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公投綁大選」三讀通過 中選會:會依法辦理選務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恢復公投綁大選,今(21)日立法院會三讀通過「公民投票法」修正案,明定主管機關應在公民投票案公告成立後3個月起至6個月內,舉行公投,該期間內有全國性選舉時,應與該選舉同日舉行。民進黨團則提修正動議,公投前一天放民主假,則遭藍白否決。回顧公投歷史,在公投大選脫鉤之後,包含今(2025)年的核三延役公投,和2021年核四商轉、反萊豬、公投綁大選和藻礁公投都沒過關。針對公投確定重綁大選,中選會回應會依法辦理。
投票所大排長龍,還有人邊排隊投票,邊用手機看開票,2018年九合一選舉,當時10個公投案一起投票,造成選務亂象。立法院2019年修法,讓公投跟大選脫鉤,固定每2年一次,但今年823核三延役公投,同意票高達74%,最後也沒過關,民眾黨團再提《公投法》23條修正案,讓公投綁大選,再度正式回歸。
立法院長韓國瑜說,「《公民投票法》第23條條文,修正通過。」
立法院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表示,「從民主進步黨執政以後,公投跟大選分開來以後,請問有哪一次的公投是順利可以成功的。」
在藍白黨團主導下,《公投法》修正案21日在立院三讀通過,明定主管機關應在公投案公告成立後,3個月起到6個月內舉行公投,期間內如果有全國性選舉,應該要同一天舉行。民進黨團則再提修正動議,公投前一天也放假,讓公民有準備時間,最後遭藍白否決。
民進黨立委吳秉叡質疑,「現在藍白委員的席次比較多,硬要通過會通過,選務不堪負荷,到時候造成的混亂誰要負責任呢?」
回顧《公投法》歷程,公投大選脫勾的首次投票,2021年的4案,核四商轉、反萊豬、公投綁大選、天然氣接收站遠離藻礁公投,都沒過關;2022年18歲公民權公投,也沒過。不過在更早公投綁大選時期,2018年的10案公投,包含反空污、非民法保障同性共同生活、廢止《電業法》非核家園條文等7案通過,東奧正名等3案則沒過關。
中選會代理主委吳容輝表示,「投票率的多寡其實跟綁不綁公投,其實沒有絕對的關係,我們看以往的這個資料,議題的被關注度的高低,才會去決定真正的投票率的高低。」
對於公投綁大選再度恢復,中選會回應,會審慎積極研議選務規劃,依法辦理選務,維持選務運作安定順利,相關預算編列也會循往例辦理。
吳仲安/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