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禁飼養動物名單 擬增浣熊、河口鱷及2蛇科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農業部研擬比照其他先進國家,將寵物分為黑白灰名單進行管理,8月時邀集相關團體討論「寵物黑名單」,今(8)日預告修正「指定禁止飼養輸入或輸出之動物」,新增蝮蛇科、蝙蝠蛇動物、河口鱷及浣熊,禁止作為寵物飼養,未來將有647種動物被列為黑名單。
今(2025)年年初,農業部規劃禁養955種動物的政策,引發不同議論。時隔9個月,農業部8日預告修正「指定禁止飼養輸入或輸出之動物」,新增蝮蛇科、蝙蝠蛇動物、河口鱷及浣熊,禁止作為寵物飼養。
參與討論「寵物黑名單」會議的台灣兩棲爬蟲動物協會理事長謝東穎認為,這份名單是調整後,目前的最大公約數。
台灣兩棲爬蟲動物協會理事長謝東穎說,「大部分都是有毒的,先禁有毒的,而且這些蛇也本來就不能輸入,河口鱷是因為大型,然後浣熊是對生態有危險。」
農業部預告修正說明,主要參考日本、歐盟、新加坡等先進國家的相關資料;其中,日本已將蝮蛇科、蝙蝠蛇動物,也就是眼鏡蛇科、河口鱷等具毒性、高攻擊性動物列為禁止家庭飼養的動物,歐洲國家如比利時與法國,也針對浣熊禁止作寵物飼養。
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執行長林憶珊肯定政府開始管制,規劃黑白灰名單,但可惜狐獴和水豚未被納入黑名單。
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執行長林憶珊表示,「狐獴來自於非洲啊,他的環境氣候跟台灣,差別很大的這樣子,水豚需要的水池等等,事實上,台灣在人工飼養上面,不適合這樣,希望未來可以朝向全面的禁止。」
農業部指出,預告期30天,等正式公告後,目前飼養相關物種的飼主會有時間登記並列管,合計未來將有647種動物都會列為黑名單;至於繁殖買賣飼養規範後,准許作為寵物的灰名單,9月初已邀相關團體討論,有與會者表示,討論重點在於飼養條件與環境。
姜筑/編輯